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不带电 B.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A、根据题意:α粒子带正电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选项说法错误.

C、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无法得出原子核的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以第三周期(11—18号元素)为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118号元素排在一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②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结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③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_(填数值)

(3)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_.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4)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 ,该元素属于_______(金属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上表中位于________(ABC)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2H5OHO2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使其恰好完全反应,产物为CO、CO2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CO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所得固体

_____g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一: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写编号)。若选择 F 装置收集 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 (“a”“b”)口进入。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 C 为实验室用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为配制 3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过氧化 氢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 g。

实验二: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嘉宝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 CaCO3 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 CaCO3 的质量分数约为 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数 14-17%。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 90%~93%。

(设计方案方案一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后再进行吸收转变为碳酸钡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略)

方案一称取 12.0 g 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7.16 g。

方案二用下图所示的连接实验装置称取 12 g 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 HCl 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4)该实验装置的主要缺陷是_____

(数据处理

(5)方案一产生的 CO2 质量_____g,蛋壳中的 CaCO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6)方案二根据方案二的实验内容请用文字或图表说明该方案的数据处理方法_____

(评价反思

(7)方案二中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

(8)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学习了第三单元后,知道了世界万物由微粒构成,下图是前20号常见元素和粒子的相关信息,请你和小明一起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涉及到的元素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种;X=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C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钙元素处于第__________周期;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3 g 铁和 M 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 0.2 g 氢气,则 M 可能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B. 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C. 参与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02

D. 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7分)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

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 装置相连并产生什么现象时就足以

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

是:(填写各接口字母) 。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说出它的一个重要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