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某金属单质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X的用量/g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
17.41.68.0
29.63.212.0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3:1B.4:1C.2:1D.37:8

分析 根据两次实验数据表,Y的用量增加1倍,而生成X2Y的质量却没有增加1倍,说明第2次反应时,Y有剩余,9.6gX完全反应,生成12.0gX2Y,据此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的用量增加1倍,而生成X2Y的质量却没有增加1倍,说明第2次反应时,Y有剩余,9.6gX完全反应,生成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g-9.6g=2.4g;故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9.6g:2.4g=4:1.
故选:A.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由金属单质X与非金属单质Y两次实验数据表确定完全反应的物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常温常压下,液态空气的沸点是-192℃,其简易获取过程:第一步:空气除尘净化,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第二步: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使空气液化,再用液态空气进行实验的装置如图:
实验说明:电路开始处于断开状态,一旦接通电路,惰性电热板能起加热作用.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Ⅱ按装置要求连接好装置,并装好试剂 液态空气不断蒸腾,量不断减少,烧杯中导管口不断产生气泡
Ⅲ一段时间后,接通电路 红磷不燃烧,烧杯中导管口不断产生气泡
Ⅳ液态空气蒸发余下约十分之一时 红磷燃烧后,冒出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Ⅴ红磷熄灭后,断开电路 白烟逐渐消失,导管中出现倒吸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制取液态空气时,常常需要将空气依次经过①液化器、②净化器、③压缩机等,你认为空气首先应经过②(选填①、②、③);
(2)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现象.
A烧杯中导管口不断产生气泡;
B导管中出现倒吸;
(3)步骤Ⅲ中,产生实验现象A的两个主要原因:①液态空气蒸腾产生大量的气体,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②装置内的压强不断增大;
(4)步骤Ⅳ中,红磷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充分加热,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雨同学发现生活中铁在干燥的环境下很难生锈,而在潮湿的环境中却较易生锈,于是他认为有水铁就生锈,无水铁不生锈.为了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他设计了实验来验证.如图,他在A试管中盛市售新制蒸馏水,并将崭新铁片浸没于水中,上面滴入一层植物油;他将B试管烘干,放入同样铁片,并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分析:小雨在A试管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隔绝氧气;放置一周后,结果他发现两只试管中铁片均未生锈,于是经过重新思考他改变了先前的观点,又得出了新结论铁与氧气和水共存时生锈;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他又增添了一套实验装置C,请你帮他画出此装置简图:又放置一周后,明显地观察到了铁锈,小雨终于得出了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共存.通过该实验探究,小雨同学获得了许多启示(请你写出一条)在设计实验探究时,方案要考虑全面,设计地要严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阅读以下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地震引发了高达10米的大海啸.
地震发生后,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目前已确认出现核泄漏事件,为防辐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碘100毫克.我们平时吃的碘盐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食盐含碘的平均值是“30mg/kg”.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12克.
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均表示深切关注,中国国际救援队于13日凌晨奔赴日本地震灾区,进行了及时、高效的救援工作,得到日本民众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如果依靠从碘盐中获取足够的碘来抵挡核辐射,需要每天食用碘盐3.33千克.(保留两位小数)
(2)童童由于摄入食盐太少,需要补充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童童担心这生理盐水是否合格,决定测定这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他取该生理盐水130克,将硝酸银逐滴加入食盐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生成氯化银沉淀2.87克.请计算该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NaCl+AgNO3=AgCl↓+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我市属于酸雨污染程度较重的地区(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据兰溪市气象站监测显示:2010年3月19日、20日、21日我市降雨的PH值分别为4.2、3.52和4.11.
(1)从数据看,2010年3月19日、20日、21日的降雨是酸雨.(填“是”或“不是”)
(2)长期酸雨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参照下表,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在我们兰溪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甘草
作    物油菜西瓜甘草
最适宜的pH范围4.5-5.55.8-6.76.0-7.07.2-8.5
(3)农民若引接近中性的淡水冲洗土壤以降低其酸性,下列甲、乙、丙和丁四幅图中,符合冲洗过程土壤PH变化的曲线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精制粗盐的某个步骤的示意图,回答:
(1)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②号仪器的名称为漏斗.
(2)粗盐提纯的正确顺序是D.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冷却      D.溶解、过滤、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从2012年1月1日起,欧盟将正式征收航空业碳排放税,几乎所有起飞或降落在欧盟境   内的国际空运活动都需要纳入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航空“碳排放税”顾名思义就是指航空燃油燃烧排放二氧化碳征收的税,它是通过对航空燃油碳含量的比例来征税,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好是禁止使用石油等燃料
C.固体二氧化碳称为冰
D.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引起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Cu2O,同学们除了根据物体颜色进行猜测之外还根据质量守衡定律和铜还有+1价 进行猜测.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①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②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A(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40:4            B.40:3          C.40:2.5
【实验与结论】
(3)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