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
【答案】C
【解析】
A、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g,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而C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底部有晶体析出,选项正确;
C、t1℃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0%,甲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甲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仍为20%,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t3℃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则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15g,剩余5g乙未溶解,选项正确,故选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模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规律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许多化学实验加以验证。
(1)小东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_____,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反应前后天平读数不变,但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2)小东想既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又能更快地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提出了以下设想:
(提出设想)设想一:增大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设想二:用更活泼的金属锌代替铁钉
(实验验证)小东将以上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
实验1 | 烧杯中换成饱和硫酸铜溶液 | ①几小时后溶液颜色几乎不变 ②天平读数不变 ③铁钉表面有变化 |
实验2 | 铁钉换成锌粒 | ①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②天平读数减小 ③锌粒表面有变化 |
(实验分析)(3)从以上现象分析,两个设想都不合适,其中按设想_____(填“一”或“二”)进行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1中溶液颜色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铁与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
B 铁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C 生成的铜快速沉积在铁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D 水也参与了该反应,但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水太少
(5)实验2虽然很快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但出现了反应后总质量减小的情况,老师提醒小东,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所以总质量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
(6)小东通过反复实验和探究得出:向实验1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将实验2中的烧杯换成如图所示装置,均能达到实验目的,但该装置中缺少一种物品,请你在装置图中画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造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 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 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b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若收集到该气体的体积为11.2mL,则理论上a玻璃管中大约可收集到_____ mL的气体。
(2)生活中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地球上水资源储量丰富,无需节约
②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是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煮沸
③洗菜、淘米、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拖地等
④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温度为_____℃时,甲物质和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③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 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 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 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____ b _____。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文字表达式为 ___。
(3)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制取装置可选用 __ (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验满?____
(4)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___(填标号)
(5)做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时(装置A) ,发生了下列情况,请简要地写岀由于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下述后果的原因。①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其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_,致使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气管进入水槽中。②水槽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其原因是:实验结束时,先____,后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