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2分)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将试剂瓶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上图所示,
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H+ + OH- = 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
                (填符号);
【继续探究】请写出实验中加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                   (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气泡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3)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继续探究】白色沉淀;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结论】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探究启示】立即盖好瓶盖
【拓展迁移】Cl-、 Na+  ;      Ca2+ + CO32- = CaCO3

试题分析:
【实验推断】
(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与酚酞变红色,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2)若有碳酸钠存在,滴加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
(3)因为该试剂是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若是氢氧化钠可能会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部分碳酸钠。
【继续探究】要证明原来是氢氧化钠,可先加过量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溶液除尽碳酸根,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
【实验结论】因为碳酸根变为碳酸钙沉淀,滴加酚酞变红色,证明氢氧根的存在,即氢氧化钠的存在.
【探究启示】实验结束后应立即盖好瓶盖,并补贴标签.
【拓展迁移】通过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以看出反应后溶液的阴阳离子为Cl-、Na+
【继续探究】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前存在的Ca2+、CO32-、Cl-、Na+;反应后碳酸钙是沉淀,还有离子Cl-、Na+;所以反应的实质是Ca2+和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即
CaCl2+ Na2CO3-=CaCO3↓+NaC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A.集气瓶B.水槽C.酒精灯D.长颈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无色气体。某同学想知道稀盐酸中的那种粒子(H2O、H+、Cl)能使碳酸钙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请你和同学们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⑴你提出的假设是                                   
⑵通过实验①可以证明                               
⑶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钙并产生无色气体,还需要进行实验③和④:在③和④中应分别加入                            
⑷你的探究结果为                            
⑸写出实验②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则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由操作②的现象判断:猜想三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______________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 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假设是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实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实验补充完整。
(3)还有同学想:气体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I.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                                                        
②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
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Ⅱ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
甲同学猜想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课堂围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