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图甲中的A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甲烷气体,图乙是注水装置,安装在A瓶上,能使A瓶中的气体平稳导出.请根据图中装置回答: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最好选用图2中的②(填序号)“注水装置”.
(2)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有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B),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3)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分析 (1)根据①②③装置的差异性以及该实验的要求进行分析解答;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3)甲烷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需要得到平稳的气流还需要能够控制反应的速度,通过水的滴加来实现,因此选择分液漏斗,故答案为:②;
(2)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有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B),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答案为:碳;
(3)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点评 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的考查,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还要注意干扰因素的存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宁远血鸭色泽红润,鸭肉焦脆爽口,香辣酸咸兼备,佐酒咽饭均宜,是颇具宁远地方特色的名菜.如图是宁远血鸭的部分营养成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钾、铁、锌是指C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图中所列营养素属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主要原料的是蛋白质.
(3)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都属于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4)烹制血鸭的佐料之一是辣椒,辣椒适宜生长在PH约为6.5的土壤中.若某土壤的PH为3,经改良后可种植辣椒.下列物质,既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又能给土壤施肥的是D.
A.生石灰    B.熟石灰   C.尿素    D.草木灰(含K2CO3,水溶液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用化学用语表示:
(1)①二个钠离子2Na+;   ②三个氢氧根离子3OH-;  ③硝酸铵中显-3价的氮元素$\stackrel{-3}{N}$H4NO3    两个碳酸氢根离子:2HCO3-;   ④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
(2)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
①“2”表示甲烷分子的个数为2;
②“4”表示一个甲烷分子中有4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着已加工好的食品,采取真空包装的方法;外层则分别包装着两包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物质混合即发生反应,同时便可对内层的食物进行加热,这两种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熟石灰与水B.浓硫酸与水C.生石灰与水D.烧碱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因侧翻而导致泄漏,为了防止附近的水源受到污染,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用水冲洗泄漏的浓硫酸B.用土将泄漏的浓硫酸掩埋
C.将氯化钡撒在泄漏的浓硫酸上D.将熟石灰撒在泄漏的浓硫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
A.c b aB.c d aC.c b dD.b c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12年4月,一位小伙子在家清洗抽水马桶时,同时倒入了“84消毒液”和洁厕剂,结果被两者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熏到在地.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Cl的化合价为+1,
(2)目前市场上的洁厕剂大多为酸性,含有一定量的稀酸(如稀盐酸、稀磷酸等),具有腐蚀性.下列物体的表面可用这类洁厕剂清洗的是A.
A.抽水马桶      B.大理石台面(主要成分是CaCO3)     C.不锈钢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若想增加大棚种植蔬菜的产量,可向大棚中适当增加哪种物质浓度(  )
A.O2B.CO2C.K+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回答下列各题:
(1)登山、潜水、医疗急救时都需要用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2)适量摄入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很重要,人体若缺少氟易产生龋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