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金属的共性具有金属光泽、硬度大,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等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合金的熔点比组成纯金属的熔点低进行分析;
(3)根据铁生锈的原理进行分析;
(4)根据铝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铝进行分析;
(5)根据工业炼铁需要的原料,以及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6)根据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选择相应的金属和盐溶液进行反应来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行分析;
(7)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实验现象;
(8)①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②根据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铁和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③根据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碳不会与硫酸铜反应,氯化钠会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铁锅利用的铁的导热性,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铝箔利用的铝的延展性,黄金首饰利用的金的光泽,故选:B;
(2)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熔点低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
(3)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锈,实质是铁与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4)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来保护铁,其原因是:铝和氧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5)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焦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CO2;
(6)①、铝与硫酸铜反应,可验证铝的活动性比铜强.银与硫酸铜不反应,可知银的活动性比铜弱,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①是可行的方案;
②、银与硫酸铝、硫酸铜都不反应反应,可验证铝、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与但不能验证铝、铜的活动性,不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②是不可行的方案;
③、铜、银与硫酸铝都不反应反应,可验证铝的活动性比铜、银强.但不能验证铜、银的活动性,不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③是不可行的方案;
④铜与硫酸铝不反应,可知铜的活动性比铝弱;铜与硝酸银反应,可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④是可行的方案;
故选:①④;
(7)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时,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随着反应的进行,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8)①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②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铁和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③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碳不会与硫酸铜反应,氯化钠会溶于水,所以滤纸上一定有碳和铜.
故答案为:(1)B;
(2)熔点低;
(3)氧气,水;
(4)铝和氧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5)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CO2;
(6)①④;
(7)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8)①Fe+2HCl=FeCl2+H2↑;
②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③碳和铜.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假设 | B. | 实验 | C. | 做结论 | D. | 观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2FeO4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 |
B. | 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 |
C. | K2Fe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8 | |
D. | K2FeO4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 |
B. | 煤气是一氧化碳 | |
C. | 乙醇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
D. | 石油是由多种含碳物质组成的纯净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