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9分) 2011年5月1日,我国实施“醉驾入刑”的新规,引起西园中学化学探究小组的注意,并设计如图实验,对人酒后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进行比较(不比较水蒸气).
【查阅资料】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提出假设】
猜想1: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
猜想2: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比空气的低;
猜想3: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比空气的高.
【实验方案】
(1)按如图装置取气,得空气、呼出气体样品分别于A、C集气瓶中,取多瓶气样备用.
(2)图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3)请填写空格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①向C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 火焰 ,证明猜想 成立 |
②同时向A、C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 | 若C集气瓶中 ,且较明显,证明猜想3成立 |
③分别向A、C集气瓶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溶液 | 若 ,证明 . |
【答案】猜想2: 氧气 ;猜想3: 二氧化碳。 (2) 吸收并检验二氧化碳 .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①向C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 火焰 暗(或熄灭),证明猜想 2 成立 |
②同时向A、C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 澄清石灰水 | 若C集气瓶中 石灰水出现白色浊浑,且较明显,证明猜想3成立 |
③分别向A、C集气瓶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溶液 | 若 C中溶液变成绿色 ,证明 猜想1正确 .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猜想可知猜想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的低;猜想3: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的高;【实验方案】根据澄清石灰水的性质可知(2)图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并检验二氧化碳(3)请填写空格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①向C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 火焰 暗(或熄灭),证明猜想 2 成立 |
②同时向A、C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 澄清石灰水 | 若C集气瓶中 石灰水出现白色浊浑,且较明显,证明猜想3成立 |
③分别向A、C集气瓶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溶液 | 若 C中溶液变成绿色 ,证明 猜想1正确 .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来源于生活,请用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电能主要来自于火力发电,但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填一种即可)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因此,应尽量避免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
(2)刚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壁上常会出现水滴,这一现象可以说明空气中________的存在。
(3)我们经常食用的蛋、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
(4)测定烧碱溶液的pH时,先用水把pH试纸润湿,再测溶液的pH,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烟道气中含有大量的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捕捉”CO2的过程是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就是碱的溶液
C.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燃烧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验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已知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C均由三种元素组成,C中两种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1:2,A与B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C与D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D与E反应有氨味气体生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E的化学式为 。
F物质在农业上可以用做 。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依据上表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11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
B.铝元素与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3S2
C.上述元素称为第三周期元素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D.Cl→Cl— ,则 Cl 核内有 18 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图是甲和乙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
(1)图1所示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的混合溶液,为了得到纯净的甲物质,往往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
(3)5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固体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后,恢复至50℃,其结果如图2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①中溶解的是甲,烧杯②中溶解的是乙;
B.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下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待红磷燃烧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看到 。
(2)甲同学:用木炭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经过思考该同学向集气瓶内加入 ,再重新实验,得到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
(3)乙同学:用铁丝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
(4)丙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装置有点漏气 B.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C.镁条的量不足 D.镁条与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发生了反应
(5)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
(6)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3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下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若操作③中没有用弹簧夹夹橡皮管,其他操作步骤相同,则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有 ,待试管冷却后,注射器活塞将停在 mL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酒精的用途是 。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
(3)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5)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
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
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
(1)图甲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钠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甲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___,图乙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_。
(2)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该原子核电荷数是________,核外电子层数有________层,电子总数为________个,最外层有电子数_______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失”或“得”)电子,成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