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能充分说明分子间的间隔要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1. A.
    氢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自行爆炸
  2. B.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变化
  3. C.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
  4. D.
    在加油站附近能闻到汽油味
B
分析:A、根据氢气球升空的过程中的内外压强的变化分析;
B、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性质分析;
C、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性质分析;
D、根据分子是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
解答:A、当氢气球上升时,外界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气球的体积会在内部气体压强的作用下逐渐增大,当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把气球胀破,与温度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子间有间隔,当温度变化时,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
C、分子间有间隔,当受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所以,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是运动的,汽油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能准确利用分子的各种性质来解释日常现象,主要是分子的运动和分子的间隔用的比较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都离不开实验装置.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精英家教网
(1)装置A可用于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制取氧气,制取时需要在管口放一团棉花,它的作用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可用于收集CO2的装置是
 
(填写序号字母).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
NH4HCO3
  △  
.
 
NH3↑+H2O+CO2↑     2NaHCO3
  △  
.
 
Na2CO3+H2O+CO2
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4)科学探究
【查阅资料】
小玲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过氧化钙(CaO2)能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猜  想】
①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②过氧化钙在空气中久置生成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钙或氢氧化钙或二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实验一选用上述实验装置
 
进行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实验,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取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再滴入
 
(填写一种试剂的名称)试液,发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猜想①是正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二为探究猜想②是否正确,小玲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完成表格中的空白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在空气中久置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 未见固体溶解
b.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未见明显的颜色变化 不存在氢氧化钙
c.
 
 
固体成分是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帮忙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一瓶标签部分残缺的药品,标签上依稀可见“电石”、“工业品”、“日期:2006”字样.打开瓶盖一看,发现瓶内装的是一些白色粉状和块状固体混合物.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对这瓶药品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1)电石的成分主要是碳化钙(CaC2),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电石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C2H2),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可用电石和水制取少量乙炔.有关反应方程式:
CaC2+2H2O═Ca(OH)2+C2H2   
(2)乙炔微溶于水,能在氧气中燃烧,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温度可达3600度,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提出问题】(1)实验室如何用电石和水制取少量乙炔?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2)这瓶电石是否变质了?
实验Ⅰ:用电石和水制取少量乙炔并验证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实验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锥形瓶
锥形瓶

(2)可用制取少量乙炔的反应装置是
B
B
(填符号).该反应装置还可用于制取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可用
E
E
(填符号),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3)实验时,发现制取乙炔的反应十分剧烈,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c
ac
(填符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改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
(4)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5)在点燃乙炔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检验乙炔的纯度
检验乙炔的纯度
.点燃乙炔时火焰明亮,把用澄清石灰水荡洗过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白色固体出现,把冷且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已知乙炔完全燃烧产物只有两种,则上述实验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2C2H2+5O2
 点燃 
.
 
4CO2+2H2O
2C2H2+5O2
 点燃 
.
 
4CO2+2H2O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实验Ⅱ:检验这瓶电石是否变质
(1)取少量试剂瓶内的白色粉状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水,没有明显现象;取少量试剂瓶内的块状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水,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这瓶电石
填“有”或“没有”)变质.
(2)分析了电石变质的可能原因后,兴趣小组同学认为试剂瓶内的白色粉状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钙,也可能是碳酸钙,还有可能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
②或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①试管中的液体呈红色

没有气泡冒出
没有气泡冒出
①样品中含有: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②样品中不含有碳酸钙.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说明电石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与
水蒸气
水蒸气
反应而变质,因此,保存电石时应
保持干燥
保持干燥
注意
密封
密封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围绕反应CuO+CO
  △  
.
 
Cu+CO2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排水法收集一集气瓶CO气体;
②取一段铜丝,绕成螺旋状;
③将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黑色;
④迅速将铜丝插入CO气体中;
⑤重复步骤3、4两三次;
⑥往集气瓶内倒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
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用排水法收集CO气体,说明CO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能够说明CO与CuO反应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4)能够说明步骤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学习中和反应时,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用胶头滴管将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

小文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对此合理的解释     

【探究二】:探究反应发生及反应终点问题

实验中,除了温度有变化外,没有任何现象能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是否已至终点,小苗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滴加试剂时同时搅拌)。

 


①通过实验现象,小苗排除了实验B,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②实验C中溶液的颜色最终变成了红色,但也被排除,原因是     

③实验时,老师告诉小苗:相对于实验A,实验D也有不足。通过下面的资料,你认为理由是     

【资料卡片】:

④小波认为:将NaOH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若得到白色固体,则说明反应生成NaCl,从而确认反应已发生,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探究三】: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1)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连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所得溶液沸腾时的温度      100℃(填“>”或“<”或“=”);

②实验后溶液一定显碱性的试管有      支,实验3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填“>”或“<”或“=”)实验2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③通过上述探究,你对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有何新的认识?      

(2)小岳在他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探究四】:从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中回收较为纯净的NaOH

小岳同学查阅了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见资料卡片),并按如下步骤进行了实验(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资料卡片】:

 


①试剂A是      (填化学式)溶液;

②操作名称:Ⅰ      、Ⅱ      、Ⅲ     

③为获得纯度较高的NaOH固体,小岳同学应在干燥前将其用      进行淋洗。

【探究五】:测定NaOH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小海取13.5g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假设生成的CO2被完全吸收)。求:

①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分);

②在右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质量的关系图(不要求精确,1分);

解题过程: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小海方法有误,求出的NaOH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大,造成错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分)     

【反思提高】:欲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你对小海的实验会做怎样的改进?(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学习中和反应时,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用胶头滴管将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

小文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对此合理的解释   ▲  

【探究二】:探究反应发生及反应终点问题

实验中,除了温度有变化外,没有任何现象能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是否已至终点,小苗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滴加试剂时同时搅拌)。

①通过实验现象,小苗排除了实验B,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  

②实验C中溶液的颜色最终变成了红色,但也被排除,原因是   ▲  

③实验时,老师告诉小苗:相对于实验A,实验D也有不足。通过下面的资料,你认为理由是   ▲  

【资料卡片】:

④小波认为:将NaOH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若得到白色固体,则说明反应生成NaCl,从而确认反应已发生,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  

【探究三】: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1)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连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所得溶液沸腾时的温度   ▲   100℃(填“>”或“<”或“=”);

②实验后溶液一定显碱性的试管有   ▲   支,实验3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   (填“>”或“<”或“=”)实验2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③通过上述探究,你对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有何新的认识?   ▲  

(2)小岳在他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  

【探究四】:从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中回收较为纯净的NaOH

小岳同学查阅了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见资料卡片),并按如下步骤进行了实验(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资料卡片】:

 


①试剂A是   ▲   (填化学式)溶液;

②操作名称:Ⅰ   ▲   、Ⅱ   ▲   、Ⅲ   ▲  

③为获得纯度较高的NaOH固体,小岳同学应在干燥前将其用   ▲   进行淋洗。

【探究五】:测定NaOH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小海取13.5g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假设生成的CO2被完全吸收)。求:

①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分);

②在右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质量的关系图(不要求精确,1分);

解题过程:   ▲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小海方法有误,求出的NaOH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大,造成错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分)   ▲  

【反思提高】:欲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你对小海的实验会做怎样的改进?(1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