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作出巨大贡献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Mg元素和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Na、Mg、Al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相同。

(5)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不同。

【答案】S; 非金属 铝(或Al); MgCl2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电子层数相同 得到; 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解析】

(1)由图可知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为硫元素,其符号为S,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Mg元素和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时,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MgCl2

(3)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Na、Mg、Al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电子层数相同;

(4)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 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

(1)若A是化合物,B是氧化物,C是单质。则B可能是_______,C可能是_______

(2)写出A转化为B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3)写出B转化为C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4)写出C转化为B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方法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微观构成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其化学式和微观构成微粒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

(1)请写出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能保持乙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名称是_____

(3)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甲”、“乙”、“丙”或“丁”)

(4)经检验,某物质中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该物质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为氧化物

(5)由丙分解得到丁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焦亚硫酸钠有毒,不能直接用于食品加工,市场上有不法商贩将其溶液浸泡生姜,使生姜发黄发亮,食用此种生姜可能使人中毒,已知焦亚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2O7,请计算:
1)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2)焦亚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3)焦亚硫酸钠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

(4)焦亚硫酸钠中钠元素、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5)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C. 图中的甲和丁属于氧化物

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 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 2、图 3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 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 是集气瓶内初始 压强,p、p′分别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B. 由图 3 不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和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 P=0.79P0,P′=P0 是因为红磷燃烧生成固体,而木炭燃烧生成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资料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资料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2)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________(选填“d”“e”或“f”),理由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我们要借助于化学实验。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SO2、CO2气体,但是不能吸收一氧化碳气体。某学生实验小组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用V形玻璃管完成下面实验:

①如图1所示,往V形玻璃管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__,写出A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②如图2所示,先在B处放滴满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后往V形玻璃管A处加浓氨水,可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______。若另取一相同的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药品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过程如下:

A、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

B、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0C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

C、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

D、白磷熄灭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对比步骤C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②步骤D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①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震荡使反应充分;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说明: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B、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少,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C、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

D、甲装置中硫粉换成碳粉,则乙中长导管口可能冒出气泡很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