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
甲的化学式为 ;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形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标出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 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
A. 稀盐酸和铁B. 水和生石灰
C. 水和氢氧化钠D. 水和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 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C. 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 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l2+2NaBr═2NaCl+Br2 B. 2Mg+CO22MgO+C
C. 2Na+2H2O═2NaOH+H2↑ D. 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B.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 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有些转化关系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等已略去)。其中,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氧化物,B为单质,两者也能反应生成E;C是常见的补钙剂中的主要成分;D与E的组成元素种类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 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5 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 5 | 5 | 5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04 | m | 0.02 |
试计算:(1)m=_________。(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按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_____。
(2)若要用装置B检验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4)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请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根据A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B装置,其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
(3)从上述装置中选出一种用于收集氢气,对应的编号是_____.
(4)E装置从a、b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C、D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A、E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装置的应是_____口(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