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1)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氧气不易溶于水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1)图1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题型】简答题
【结束】
23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高于白磷着火点)。
(1)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
(3)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C与B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发生装置产生的氧气应从E的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若将E中装满水,则氧气从_______(填“b”或“c”)端进。
(4)实验室用B装置还可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5)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要制备二氧化碳8.8g,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克?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右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回答:
(1)该口服液中的锌属于 ▲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计算组成葡萄糖酸锌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4)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 ▲ 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CO2复习课上,小组合作激发了师生学习的热情:
(一)老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CO2,又可用于探究CO2性质。
说明:①装置I 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装置III 中在小试管外壁贴有4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
(1)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可用来制备CO2。Ⅰ中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检验II 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关闭K1,打开K2,可用于探究CO2的性质。实验时III 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该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同学们把一瓶CO2气体(排空气法收集,并已验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有的小组没有观察到水压入瓶中,有的小组观察到少量水压入瓶中。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现象,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按教材的说法“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水槽中的水足够把集气瓶中的CO2气体全部溶解,为什么集气瓶中的水面不上升或上升很少呢?
(作出猜想)①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气体可能不纯。
②____。
③……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2瓶CO2,重复图B实验,在不同时间测得压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如下表。(已知: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气体样本 | 1 | 2 | 3 | 4 |
收集方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排水法 | 排水法 |
2小时 | 13.7% | 15.0% | 15.3% | 15.1% |
24小时 | 35.7% | 56.3% | 94.2% | 93.6% |
(得出结论)课堂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反思)该实验引发了同学们对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及CO2收集方法的思考。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
小组同学用容积为150mL 的集气瓶,装入部分水,留一定量的空气,用CO2排出这些水。用此法收集到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气体,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试验不同浓度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
集气瓶中预留水的体积 | 60mL | 45mL | 42mL | 39mL |
CO2的体积分数 | 40% | 30% | X | 26% |
燃着的木条状况 | 灭 | 灭 | 灭 | 不灭 |
上表中X的值为________。
(2)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需时间对照小组同学分4组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收集1瓶(集气瓶容积相同)CO2气体,记录所需时间,如下表所示。
1 | 2 | 3 | 4 | |
排水法 | 35" | 43" | 43" | 43" |
排空气法 | 1'57" | 1'15" | 1'4" | 1'12" |
①每次收集气体时,需要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再收集,其原因是_______。
②综合上述实验,请你对CO2的两种收集方法做出评价: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3个镁离子___________;
(2)n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
(3)氯离子__________;
(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①硫磺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
②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__________;
③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________;
④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受热分解: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研究水的净化及组成(装置如图)。其中一组同学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图②所示)净化池塘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净化后的池塘水与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四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
(2)实验③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试管b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试管b中气体的气体是______(填写化学式),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
(3)下图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和质量不变。
(4)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①和③两个变化中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
(5)能说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C水的净化 D水的电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甲是________;
②在氨气、金刚石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根据如图的信息填空:
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_______。
(3)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若该反应中生成3.2g的丙物质,则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试管口部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3)已知SO2气体能溶于水,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S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明显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两瓶标签破损的双氧水,分别取10ml于a、b两支试管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温度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水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B. 若只有一支试管中加入了MnO2,一定是b试管
C. 二氧化锰可以增大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量
D. 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a试管大于b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汽油是混合物,其组成可把它看作C8H16,密度约为0.7kg/L 。
(1)C8H1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C8H1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至0.1%);
(3)请依据C8H16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汽车每公里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克_________?(假设汽油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