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6949  206957  206963  206967  206973  206975  206979  206985  206987  206993  206999  207003  207005  207009  207015  207017  207023  207027  207029  207033  207035  207039  207041  207043  207044  207045  207047  207048  207049  207051  207053  207057  207059  207063  207065  207069  207075  207077  207083  207087  207089  207093  207099  207105  207107  207113  207117  207119  207125  207129  207135  20714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甲烷和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以上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甲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②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分析上面微观示意图,关于化学变化你能获得的信息有(各写一条)

宏观方面_____,微观方面_____

3)随着天然气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管道煤气用户开始使用天然气。燃气灶有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_____。(选填增大减小)(链接:同温等压下,气体的气体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

4)为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研究发现,氨气(NH3)燃烧释放大量的能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应用前景。请将氨气在纯氧气中点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1)描述实验②中的实验现象_____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的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可以判断出金属活动性锌比镁的_____(选填

3)乙同学认为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必须增加一个能比较出铜锌活动性的实验,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你对增加的这个实验建议的评价是_____(选填合理不合理)。若评价是合理,写出一个完成该实验所用的药品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典型实验,采用实证法进行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研究。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出一些科学结论。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图中所示的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③中的现象:铁丝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木炭在图⑤中燃烧与木炭在图④中燃烧剧烈程度_____(选填不同相同)。图⑥的实验目的是_____

2)根据上述木炭和铁丝燃烧的实验,你能归纳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有关。与燃烧一样,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因此,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请举一个生活中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具体实例:_____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够与水、碱溶液等物质发生反应。

1)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之前,小聪曾用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的结论,各实验的目的或结论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I

II

实验现象

紫色石蕊小花变红色

紫色石蕊小花不变色

紫色石蕊小花变红色

实验目的和结论

证明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小明同学对小聪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理由是_____。两位同学讨论后补充做了一个实验,从而证明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补充实验的操作方法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

2)化学课上,老师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有明显现象,后者无明显现象。为了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①如图所示,甲的实验现象:在水下取出试管口的橡胶塞,试管内液面上升;乙的实验现象:气球慢慢胀大;丙的实验现象:软塑料瓶变瘪。小智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使容器内压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小慧同学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小慧思考后,对比甲实验装置又补充了一个对比实验,使实验方案更完善。小慧的补充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将甲实验中的_____换成_____

②小慧同学认为还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们来帮她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慧第一方案

_____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慧第二方案

_____(短线上文字说明,不要再选用盐)

_____

(探究收获)通过上述对比实验的探究,同学们总结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要判断反应的发生,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情境来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也可以_____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此外,二氧化碳也可以用加热分解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来制取,若用此法来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3)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实验室制备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__________将所学的知识通过演绎推理用于新情景是研究化学的更高层次的方法。请分析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表中 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A

稀盐酸

碳酸钙

硫酸铜

烧碱

硫酸铁

B

稀硫酸

氯化钡

硝酸铜

熟石灰

碳酸钠

C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稀硫酸

氢氧化钡

氯化铜

碳酸钾

D

氧化钙

稀盐酸

稀硫酸

碳酸钠

氢氧化钡

A.AB.BC.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一定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B.向稀硝酸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足量的镁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氟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B.氟元素与镁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MgF2

C.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氟元素属于同一周期D.镁离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粒子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2 Cu 中的“2”表示两个铜元素

C.2CO 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D. 中的“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1)碳可以做燃料,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可以生成一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3g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一氧化碳应用广泛,其主要用途是_____(举一例),但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25 g石灰石样品,请按下面要求计算:

(1)25 g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8.8 gCO2(杂质不溶于酸,且不与酸反应),请计算该样品的纯度(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2)若将一定质量的该石灰石样品高温煅烧,有关物质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t1

t2

t3

t4

t5

CO2质量/g

2.2

4.4

6.6

8.8

8.8

剩余固体质量/g

22.8

20.6

m

16.2

16.2

则m=_____,t3时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含有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