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H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
制取与性质:如图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为_____,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然后加入药品,固定装置,制取CO2,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如图B,现象为_____,说明CO2的性质是_____。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反思与交流:(1)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_____。
(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你由图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①、②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写一条)
(3)举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周末的生活,丰富多彩。
晨练时,我们一家人去打了一场篮球。我知道涤纶运动衣、橡胶制的篮球和盛装用品的塑料筐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制成。
上午,我在家看书。了解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发现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从此人们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有规律可循。在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中,原子序数=_________。
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制碱厂。制碱厂应用的是“侯氏联合制碱法”,其原理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先驱侯德榜(1890-1974)创造的:X+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我知道了制碱厂的原料之一“X”是________,产品“碱”是Na2CO3。
晚上,电视节目中有这样一段情节:科考人员野外考察时要经过一小段沼泽地,为顺利通过,有人提议向沼泽地上铺一层生石灰,沼泽地将会变硬,人们能顺利通过,同时铺撒和通过时应小心“烫伤”。这是真的吗?我要继续看下去。我知道这一过程中的两个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并且能从化学角度说明“烫伤”的原因是_____ 。
学习了化学,我会用化学的眼光看生活,看世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用语填空:
氢元素_____; 2个氢分子_____; 氢离子_____; 碳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老陈醋“是山西特产,其中含有3%-5%的醋酸,醋酸也称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CH3COOH表示的意义有:
①_____; ②CH3CO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疫情过后,人人都是面点大师!”火龙果味甜多汁,营养丰富、功能独特。某同学在今年寒假居家期间尝试用红心火龙果汁、发酵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酒石酸)和面粉制作“紫红色花卷”。
(1)碳酸氢钠的俗称是_____。
(2)自制紫红色花卷时,需在面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红心火龙果汁,比普通花卷多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矿物质和__。花卷中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
蒸熟后,却发现花卷变成了黄色。他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心火龙果汁含天然色素,呈紫红色,受热易分解。
②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猜想与假设)
Ⅰ.紫红色花卷变黄与温度升高有关 Ⅱ.紫红色花卷变黄与发酵粉有关
实验1:探究影响紫红色花卷变黄的因素。
序号 | 1-1 | 1-2 | 1-3 | 1-4 |
用品 | 红心火龙果汁、面粉 | 红心火龙果汁、 面粉 | 红心火龙果汁、 面粉、发酵粉 | 红心火龙果汁、 面粉、发酵粉 |
操作 | 加热 | 不加热 | 加热 | 不加热 |
现象 | 从紫红变红棕色 | 仍为紫红色 | 从紫红变黄色 | 仍为紫红色 |
(3)实验1-1出现“紫红色变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实验2:继续探究实验1-3中花卷变黄的原因。
序号 | 2-1 | 2-2 | 2-3 |
实验过程 | 10 mL NaHCO3溶液 pH=8 红心火龙果汁 | 10 mL Na2CO3溶液 pH=10 红心火龙果汁 | 10 mL Na2CO3溶液 调至pH=12 红火龙果汁 |
现象 | 颜色无明显变化 | 一段时间后变黄色 | 较短时间后变黄色 |
(4)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综合分析实验1、2,蒸熟后,发现花卷变成了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6)通过实验探究和查阅资料,该同学发现酵母可以代替发酵粉进行发面,决定使用酵母,制作紫红色花卷。花卷中含有硒和钙等矿物质,其中属于微量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全世界的镍(Ni)消费量仅次于铜、铝、铅、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镍常用于各种高光泽装饰漆和塑料生产,也常用作催化剂。
Ⅰ.(镍粉制备):
工业用电解镍新液(主要含NiSO4、NiCl2等)制备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并利用其制备镍粉的流程如下:
(1)反应器中的一个重要反应为3NiSO4 + 3Na2CO3 + 2H2O = NiCO3·2Ni(OH)2 +3Na2SO4 + 2CO2↑,生成的气体直接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
(2)物料在反应器中反应时需要控制反应条件。
分析上图,反应器中最适合的温度及pH分别为__________、8.3。
(3)生产中,pH逐渐增加,生成Ni(OH)2含量也相对增加,则生成的碱式碳酸镍晶体中,镍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操作2含过滤、水洗、95%酒精浸泡、晾干等操作。其中使用95%酒精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_
Ⅱ.(测定碱式碳酸镍晶体的组成):
为测定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及装置:
(资料卡片)
①碱式碳酸镍晶体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NiO、CO2和H2O
②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H2O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准确称取7.54g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分别称量装置C、D、E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a,加热装置B至装置C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a,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分别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⑦根据数据进行计算(相关数据如下表)。
装置C/g | 装置D/g | 装置E/g | |
加热前 | 250.00 | 190.00 | 190.00 |
加热后 | 252.16 | 190.88 | 190.00 |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5)实验过程中步骤③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
(6)计算7.54g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完全分解中镍元素的质量__。最终通过计算得到了碱式碳酸镍晶体的组成,x:y:z=_______
(实验反思)
(7)另一小组同学加热时在酒精灯上加了铁丝网罩,实验结束后,称得装置B中残留固体质量明显偏大。经查阅资料发现:在温度控制不当导致温度过高时,NiO会部分被氧化成Ni2O3。 该组同学称得的残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_____________。
A 4.5g B 4.6g C 4.98g D 5.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CCTV1撒贝宁主持的《加油向未来》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专业人员将大块的钠扔入水中瞬间产生爆炸。小耿同学看到该节目后,他对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查阅资料)
①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不与煤油反应,能与氧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反应。与水剧烈反应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与一种碱。
②密度:煤油0.8g/cm3,水1g/cm3,钠0.97g/cm3。钠一般保存在煤油中。
(实验探究)
老师启发下,小耿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一套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大试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煤油;
③用小刀切一小块钠,放入大试管,塞上橡皮塞;
④打开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入水。使煤油的液面升至胶塞,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3)实验结束打开活塞,将燃着的木条放到尖嘴处,发现气体被点燃,产生________色火焰,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小季同学将图1试管中的水换成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到产生了气泡和一种蓝色沉淀。没有看到有红色的铜生成,根据实验探究和查阅资料了解到,金属钠先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小杨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选用如图2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4)打开活塞,制取C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 ,B中盛有_______(填试剂名称)溶液。反应结束后,关闭活塞,干燥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用稀硫酸____(填“能”或者“不能”)代替稀盐酸。
(5)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
1 | 打开活塞,待玻璃管中充满二氧化碳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 产生大量白烟,玻璃管壁上有黑色固体产生。 |
2 | 冷却后,将玻璃管中的固体全部取出,并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过滤。 | 滤纸上留下黑色物质,滤液为无色溶液 |
①验证玻璃管中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为检验玻璃管中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液变浑浊。据此推断,白色物质中一定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填标号)。
A 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
③经检验,滤纸上留下的黑色固体是一种单质,请写出它能与其他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④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含FeCO3、Cu2(OH)2CO3、SiO2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锰,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加盐酸之前,需要将菱锰矿粉碎,目的是________
(2)操作②是______,此操作过程中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 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向菱锰矿中加入盐酸,MnCO3、FeCO3、Cu2(OH)2CO3都溶解并转化为MnCl2、FeCl2、CuCl2。盐酸与Mn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滤渣1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需要洗涤,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在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已洗涤干净。
(4)加入双氧水将铁元素转化为Fe(OH)3沉淀,其反应为:2FeCl2 + H2O2 + 4H2O = 2Fe(OH)3↓ + 4HCl,该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氧和________(填元素名称)。
(5)加入Na2S、MnS等硫化物,均可将MnCl2中混有的CuCl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但实际生产中选用MnS,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在人体保健、医疗卫生生活生产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1)常用的消毒剂有双氧水(其有效成分化学式为________);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写出84消毒液中的2种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和________。84消毒液在抗击疫情中起了重大重用,但不可和消毒酒精混合使用,混合时会生成有毒的氯气,写出氯气的化学式_________。
(2)酒精通常以乙醇为主,使得病毒蛋白质变性和脂质膜溶解。消毒酒精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不当也会引起火灾,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
①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填序号);
a 机械能 b 热能 c 化学能
②用98%的浓硫酸配制5%的稀硫酸100克,为准确量取浓硫酸的体积,还需查阅的数据是___;
③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表示为:2PbSO4+2H2OPb+PbO2+2________请将方程式补充完整.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充电时,溶液pH将不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大时,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为粗略地测定周围环境中SO2的含量,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①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然后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玻璃管下端______,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浓度一定质量的稀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观察到溶液由恰好_____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此时停止抽气。
③二氧化硫含量高原因可能是冬季燃煤取暖多,同学们提出建议在煤中掺熟石灰吸收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写出该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