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上,老师在一瓶充满CO2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发现软塑料瓶变瘪。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请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
(1)小亮同学该现象说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_____,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芳同学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原因是_____。
(2)要证明一个反应是否发生,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
①证实反应物减少。我思考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对照实验,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证实有新物质生成。小霞同学为证明有碳酸钠生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们帮她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_____ |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 | |
方案二 | _____ | _____ |
写出方案二中所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H是蓝色沉淀.X、Y都是氧化物,其中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Z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X起____________作用,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D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生活中可以用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
(2)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①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下列图形代表的离子。:_____(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
(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
(3)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对煤烟进行脱硫,该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生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①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SO2,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②设备3中,氧气与亚硫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所示的实验,并归纳出碱的通性(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图2中实验后某试管中的液体呈红色,则试管中原来盛有的物质是_____;
(2)图1中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蓝色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能用铁器盛放氢氧化钠固体,原因是_____;
(4)写出上述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1个即可);
(5)归纳通性的图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
(6)不同碱具有相似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而氢氧化钠则不能,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数据 |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
150g | 12g | 157.6g |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在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他们将铁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在铁钉表面附着了红色的固体。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硫;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氧气。
(进行实验)
(1)小红提出,闻一闻产生的气体,方法是_____,根据_____,她判断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硫。
(2)他们又做了实验:_____,从而证明了该气体不是氧气。从而判断该气体是氢气。经过向老师咨询得知,一般配制硫酸铜溶液时都要加入适量相应的酸以保持溶液的稳定存在。实验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得出结论]
从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改进]
小明提出,实验中溶液变色的现象不明显,他们决定从铁钉入手进行改进,小明同学提出可以增加铁钉的用量,还可以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
(2)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写出氮气和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操作)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 | _____ | 黄色固体为Mg3N2 |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