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如下图所示,t1℃时,向 5g 甲物质中分批加入水,依次得到A、B、C、D 四份溶液。
I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将溶液 A 升温至 t3℃,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与溶液A 相比溶液 C 的质量增加了 20g
c、t1℃时甲的溶解度不小于 20g/100g 水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B>C>D
II在溶液 A、B、C、D 中任意选择一个溶液计算其溶质质量分数:溶液_____(选填编号)的溶质质量 分数是_____(精确到 0.1%);
(3)如下图所示,t6℃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 wg 进行实验,最终烧杯中均有固体析出,且析出固体质量乙大于甲。则 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用“<”或“≤”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验证碳及其氧化物的部分化学性质。
(1)如图一所示,进行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B 中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中铜元素由化合态变为_____态,因此碳 的用途是_____。
(2)如图二所示,进行一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点燃酒精 灯前应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目的是_____;为确定是否可以点燃 E 处酒精灯,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 | |||
反应前的质量(g) | 16 | 64 | 0 | 1 |
T 时刻的质量(g) | 4 | m1 | m2 | m3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0 | m4 | 37 |
A.4+m1=m2+m3B.每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C.16:64=4:m1D.生成丙与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N 点对应的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
B.从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氯化钾只能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
C.M 点对应的溶液降温至 t1℃,析出 10g 晶体
D.将溶液从 M 点变化到 N 点,溶液质量可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暖宝宝中的发热剂可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体积约为 5mL 的发热剂放入针筒中(反应前后发热剂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控制活塞停留在“100”刻度处(如图一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充分反应后活塞最终停留在“80”刻度处,如图二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发热剂与氧气反应不产生气体
B.反应放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20%
D.实验中应不断转动针筒,使发热剂充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解水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水的元素组成
B.玻璃管 a 中的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玻璃管 b 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该实验证明每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现象)
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若发现进入装置中的水少于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
(分析实验)
(1)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
(2)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写两点)。
(拓展延伸)兴趣小组又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将装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置于瓶内中间,并把装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浸没在蒸馏水下。先在烧瓶内用激光笔引燃红磷,待红磷燃烧熄灭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发现白磷可以被点燃继续燃烧。图乙表示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
(1)BC段变化的原因:_____;
(2)CD段变化的原因:_____;
(3)DE段变化的原因:_____;
(4)通过红磷和白磷的连续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围绕“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展开以下探究活动。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①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
②确保实验成功还要做到_____(写一点);
(2)(实验探究)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 | 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零星的火星四射 | 0.20mm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_____ |
实验2:取直径0.20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 |
实验3:取_____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_____ |
(拓展延伸)他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所以应预先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为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如图所示),她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讨论)结合膨化食品的实际生产、销售过程,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同学们一致认为在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
(1)防止运输过程中膨化食品被压碎;(2)_____。
小组同学的这一分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还告诉他们,包装袋内填充的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气体。
探究二: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猜想1:氧气;猜想2:氮气;猜想3:二氧化碳;猜想4:二氧化硫;猜想5:空气。
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食品易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也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讲行实验)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_____,此现象只能说明猜想3不成立。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_____不成立,猜想_____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张同学对蜡烛火焰的焰心进行如下的实验。
实验一:如图A,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横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根据现象说明:_____。
实验二:如图B,向焰心斜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在玻璃管上口点燃,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处的物质的性质是_____(写一点)。
继续探究,焰心处的气体物质是什么?
(资料)蜡烛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使表面烧黑的热铜丝变红。
(实验探究)
猜想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假设A:焰心气体是CO2; | 将焰心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_____ | 假设A不成立 |
假设B:焰心气体是_____; | 用表面烧黑的热铜迅速插入图B细玻璃管中 | 表面烧黑的热铜丝变红 | _____ |
假设C:焰心气体是石蜡蒸气 | (1)取一根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柴点燃, (2)取下细玻璃管,打开湿冷毛巾 | (1)_____; (2)_____。 | 假设C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