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如表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处理 | 馒头碎屑 | 馒头碎屑 | 馒头块 |
2 mL唾液 | 2 mL清水 | 2 mL唾液 | |
搅拌 | 搅拌 | 不搅拌 | |
2滴碘液 | 2滴碘液 | 2滴碘液 | |
现象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1)三支试管一起放在_____ ℃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活性。
(2)此实验可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其中1号和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和3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对_____淀粉的消化作用。
(3)1号试管不变蓝,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_____。
(4)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中,除唾液、肠液外,还有_____也能帮助淀粉的消化。
(5)假如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37 唾液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麦芽糖 胰液 实验时间不足,淀粉没有充分分解成麦芽糖,剩余淀粉遇碘变蓝
【解析】通过分析图中中的相关信息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A号试管与B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号试管与C号试管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
(1)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最强的适宜温度是37℃,因此三支试管都要放在37℃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2)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与2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与3号试管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
(3)将这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加碘液并摇匀,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1好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4)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口腔里的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对部分淀粉进行初步的消化,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小肠是将淀粉消化为最终产物的器官,在小肠里含有肠液、胰液等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最终淀粉在小肠里被消化成葡萄糖,因此消化道中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胰液。
(5)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浴时间不够长,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搅拌不充分,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也可能导致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唾液的量太少也可能导致淀粉的消化不充分。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B.蚊子飞动时发出嗡嗡声
C.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液流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正确途径是( )
A.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形成尿液
B. 血液→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形成尿液
C. 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形成尿液
D.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有:
(1)鸟类的体形呈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
(2)鸟的体表覆盖着;
(3)前肢变成 , 呈形,适于飞行;
(4)骨薄、轻、长骨都是 , 有利于;
(5)鸟的食量 , 消化能力;
(6)鸟的心率比人的 , 血液运输能力;
(7)鸟呼吸时,除了有肺这一器官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 , 可提供足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株植物在阳台上正常生活了几年后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叶片上失去了色素,茎叶变细了。经检查排除了土壤湿度、害虫和病害所引起的原因。在以下几种解释中,正确的是()
A. 植物失水而引起的
B. 缺少某些无机盐引起的
C. 缺少阳光引起的
D. 缺少有机物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