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过程如下: 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判断:_________号试管里的浆糊将变成蓝色。_________号试管里的浆糊没有颜色变化,原因是该试管里的浆糊中的淀粉已经变成了_______。
(2)实验温度选择37℃温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应该是______号试管。
【答案】 1 2 麦芽糖 人体的体温接近37℃ 1
【解析】(1)1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2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说明淀粉被分解了。
(2)消化酶的催化能力受温度的影响,低温会抑制酶的催化能力,高温会使酶的活性丧失,人体内的温度37℃是消化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因此实验过程中水温是37℃。
(3)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这个实验中,1号试管没有接受实验变量的处理,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5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1)如果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碎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和______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3)A和E可否构成一组科学的探究实验?______,原因是存在______个变量。
(4)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
(5)根据第(4)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选项中均是生物的一组是
①能弹出声音的钢琴
②优美挺拔的水杉
③分布广泛的细菌
④清澈溪流边的苔藓
⑤千姿百态的珊瑚
⑥会洗衣做饭的机器人
⑦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A. ①②③ B. ②③⑤⑦
C. ①③⑤ D. ②③④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银杏和法桐是常见的绿化树种, 区别这两种植物的最大特点是 ( )
A.有无输导组织 B.种子有无果皮包被
C.能否产生种子 D.能否进行有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苏州进入5月份后,天气热了,诺如病毒也跟着一起来了。近期,苏州几所学校的少数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经初步诊断为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以通过粪—口感染,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被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诺如病毒感感染性腹泻目前没有可靠的疫苗,也没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患者1—2天即可自行痊愈,但要预防脱水,应及时输液。
下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诺如病毒。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核心两部分组成
B.结构简单,因此不能独立生活
C.是一类比细菌小得多的单细胞生物
D.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传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刀鱼是长江的主要水产品之―,又名“刀鲚”,属洄游鱼类。每当春季,刀鱼成群溯江而上,由大海进入长江繁育后代。幼鱼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大海中生活。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宋代名士刘宰曾 有诗称赞:“肩耸乍惊雷,鳃红新出水,芼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
但由于水污染加剧以及滥捕滥捞,长江刀鱼产量逐年下降。按照有关规定,2017年起,长江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捞长江刀鱼。
(1).刀鱼分为很多种,浙江的海刀,安徽、江西水库刀,太湖、鄱阳湖的湖刀,太湖、鄱阳湖的湖刀。因水质的原因,它们在外形和口味上有差异,最鲜美的当属长江刀鱼。这一现象说明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