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丙为生产者B. 丁和丙是捕食关系
C. ①为光合作用D. ②、③为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
组成生物体的各种物质来自于无机环境。绿色植物将从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物质构成植物体,并使这些物质进入食物链。生物死亡后,其遗体经分解者分解,这些物质又返回到无机环境中。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总之,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能量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从而使一个生态系统得到生存和发展,因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乙可以利用二氧化碳,故乙是生产者,①为光合作用,②、③为呼吸作用,故A错误,C、D正确,丁和丙是消费者,“丙→丁”说明丁和丙是捕食关系,丙吃丁,故B正确;甲可以分解生物遗体和排出物,所以甲是分解者。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
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往返循环。
⑵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植物的____________作用进入食物链。进入食物链的“碳”主要以____________形式在食物链之间进行传递,最终主要通过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两条途径返回到无机环境中去。
⑶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据研究,近百年来,地球表面温度逐年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高。上图说明,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升高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你能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吗?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________。
(2)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3)米勒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4)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________。
(5)米勒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西瓜的叙述,你认为最正确的是( )
A.西瓜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B.西瓜的食用部分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C.西瓜皮是果皮的一部分
D.西瓜属雌雄同株,自花传粉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光照强度和温度对涡虫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大小、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日本三角涡虫随机分成10组,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②取5组涡虫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温度最适宜)静放;另5组涡虫分别置于不同温度(光照强度相同)的培养箱中;
③在培养皿中轻轻投入食物,观察并记录涡虫对食物做出反应的时间。
④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和图。
组别 | 光照强度(Lux) | 对食物做出反应的时间(分钟) |
1 | 10(暗处) | 20 |
2 | 500(较弱光) | 30 |
3 | 1100(自然光) | 52 |
4 | 2200(较强光) | 55 |
5 | 3300(强光) | 60 |
(1)本实验研究的两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每组的涡虫能否只用一只?__________。
(3)分析图中曲线可知,步骤②中的“最适宜温度”应该为__________左右。
(4)分析曲线图和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日本三角涡虫适于生活在温度较低水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B.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 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 图中所有生物都能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与生殖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结构4与图丙中结构②功能相似的
B. 丙、丁两图所示结构反应了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卵生和胎生
C. 丁结构中新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均来自母体血液
D. 甲图所示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属于器官,乙图所示生殖结构Ⅰ也属于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