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ADBC,ABCD,AC,BD交于O点,过O点的直线EFADE点,交BCF点,且BF=DE,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6 B. 5 C. 3 D. 2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开放题,应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已知条件得到图中全等的三角形:ADC≌△CBA,ABD≌△CDB,OAD≌△OCB,OEA≌△OFC,OED≌△OFB,OAB≌△OCD6对.再分别进行证明.

解:①△ADC≌△CBA,
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CD,ABC=ADC,AD=BC,
∴△ADC≌△CBA;
②△ABD≌△CDB,
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CD,BAD=BCD,AD=BC,
∴△ABD≌△CDB;
③△OAD≌△OCB,
∵对角线ACBD交于O,
OA=OC,OD=OB,AOD=BOC,
∴△OAD≌△OCB;
④△OEA≌△OFC,
∵对角线ACBD交于O,
∴∠AOE=COF,OA=OC,OAE=OCF,
∴△OEA≌△OFC;
⑤△OED≌△OFB,
∵对角线ACBD交于O,
OD=OB,EOD=FOB,OE=OF,
∴△OED≌△OFB;
⑥△OAB≌△OCD,
∵对角线ACBD交于O,
OA=OC,AOB=DOC,OB=OD,
∴△OAB≌△OCD.

∴一共有6.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AB的中点.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D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CQP全等?

(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公司在某市五个区投放共享单车供市民使用,投放量的分布及投放后的使用情况统计如下.
(1)该公司在全市一共投放了万辆共享单车;
(2)在扇形统计图中,B区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
(3)该公司在全市投放的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占投放量的85%,请计算C区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Rt△ABC中,∠A=90°,点D、E分别在AC、BC上,且CDBC=ACCE,以E为圆心,DE长为半径作圆,⊙E经过点B,与AB、BC分别交于点F、G.
(1)求证:AC是⊙E的切线.
(2)若AF=4,CG=5,求⊙E的半径;
(3)若Rt△ABC的内切圆圆心为I,则I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12厘米,BC=8厘米,点D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若点Q的运动速度为x厘米/秒,则当△BPD与△CQP全等时,x的值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根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高为8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 )

A. h≤17 B. h≥8 C. 15≤h≤16 D. 7≤h≤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矩形ABCD中,AB=2cm,BC=6cm,把△ABC沿对角线AC折叠,得到△AB′C,且B′C与AD相交于点E,则AE的长为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仔细阅读材料,再尝试解决问题:

完全平方式 以及的值为非负数的特点在数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探求 的最大(小)值时,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解:原式 = .

因为无论 取什么数,都有的值为非负数,所以的最小值为0;此时 时,进而 的最小值是 ;所以当时,原多项式的最小值是 .

请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探求:

⑴.多项式 的最小值是多少,并写出对应的的取值;

⑵.多项式的最大值是多少,并写出对应的的取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和人之间讲友情,有趣的是,数与数之间也有相类似的关系. 若两个不同的自然数的所有真因数(即除了自身以外的正约数)之和相等,我们称这两个数为“亲和数”. 例如:18的约数有1、2、3、6、9、18,它的真因数之和1+2+3+6+9=21;51的约数有1、3、17、51,它的真因数之和1+3+17=21,所以18和51为“亲和数”. 数还可以与动物形象地联系起来,我们称一个两头(首位与末位)都是的数为“两头蛇数”.

(1)6的“亲和数”为 ;将一个四位的“两头蛇数”去掉两头,得到一个两位数,它恰好是这个“两头蛇数”的约数,求满足条件的“两头蛇数”.

(2)已知两个“亲和数”的真因数之和都等于15,且这两个“亲和数”中较大的数能将一个正中间数位(百位)上的数为4的五位“两头蛇数”整除,若这个五位“两头蛇数”的千位上的数字小于十位上的数字,求满足条件的“两头蛇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