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甲、乙两动点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A、C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甲点依顺时针方向环行,乙点依逆时针方向环行.若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则它们第2015次相遇在哪条边上( )

A. AB B. BC C. CD D. DA

【答案】A

【解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因为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时间相同,甲乙所行的路程比为3:1,把正方形的每一条边平均分成2份,由题意知:

①第一次相遇甲乙行的路程和为2a,甲行的路程为2a×,乙行的路程为2a×,在CD边相遇;

②第二次相遇甲乙行的路程和为4a,甲行的路程为4a×,乙行的路程为4a×=a,在AD边相遇;

③第三次相遇甲乙行的路程和为4a,甲行的路程为4a×=3a,乙行的路程为4a×=a,在AB边相遇;

④第四次相遇甲乙行的路程和为4a,甲行的路程为4a×=3a,乙行的路程为4a×=a,在BC边相遇;

⑤第五次相遇甲乙行的路程和为4a,甲行的路程为4a×=3a,乙行的路程为4a×=a,在CD边相遇;

因为2015=503×4+3,所以它们第2015次相遇在边AB上。

故选A.

点睛: 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直线A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0,4),点P为双曲线y= (x>0)上的一点,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段PE、PF,当PE、PF分别与线段AB交于点C、D时,ADBC的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2ax﹣b(a>0)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B(﹣1,0),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顶点为D.

(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A的坐标;
(2)以AD为直径的圆经过点C.
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点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F在抛物线上,且以B,A,F,E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F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自行车厂一周计划生产1050辆自行车,平均每天生产150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为正、减产为负):

(1)根据记录可知前三天共生产 辆;

(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 辆;

(3)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每辆车50元,超额完成任务每辆奖10元,少生产一辆扣10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端午节”所示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售较好的肉馅棕、豆沙馅粽、红枣馅粽、蛋黄馅粽(以下分别用A、B、C、D表示)这四种不用口味粽子的喜爱情况,在节前对某居民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
(2)将两幅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
(3)若居民区有8000人,请估计爱吃D粽的人数;
(4)若有外型完全相同的A、B、C、D粽各一个,煮熟后,小王吃了两个,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第二个恰好吃到的是C粽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将他的7次数学测验成绩按顺序绘成了两幅统计图,依此来观察自己近期数学的学习情况和成绩的进步情况.

(1)甲、乙两幅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相同吗?甲图和乙图给人造成的感觉各是什么?

(2)若小明要向他的父母说明他的数学成绩在努力后的情况,他将向父母展示哪幅统计图,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

(1)ABC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A1B1C1.

(2)画出ABC关于原点的对称图形A2B2C2

(3)若点P(a,b)是ABC边上的任意一点,则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Q坐标为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和CD分别是⊙O上的两条弦,过点O分别作ON⊥CD于点N,OM⊥AB于点M,若ON=AB,证明:OM=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以OB为直径画圆M,过D作⊙M的切线,切点为N,分别交AC、BC于点E、F,已知AE=5,CE=3,则DF的长是(  )

A.3
B.4
C.4.8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