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1,若点A、B在直线m同侧,在直线m上找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做法如下:
作点B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m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P,线段AB′的长度即为AP+BP的最小值.
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AD是高,在AD上找一点P,使BP+PE的值最小,做法如下: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恰好与点C重合,连接CE交AD于一点,则这点就是所求的点P,故BP+PE的最小值为
3
3

分析:由题意可知,CE的长即为BP+PE的最小值,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知CE⊥AB,∠BCE=∠BCA=30°,BE=1,再根据CE=
3
BE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CE的长即为BP+PE的最小值.
∵在等边△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
∴CE⊥AB,∠BCE=∠BCA=30°,BE=1,
∴CE=
3
BE=
3

故答案为:
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BC∥OA,∠B=∠A=100°,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求证:OB∥AC;
(2)如图2,若点E、F在BC上,且满足∠FOC=∠AOC,并且OE平分∠BOF.试求∠EOC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若平行移动AC,如图3,那么∠OCB:∠OFB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4)附加题:在(3)的条件下,如果平行移动AC的过程中,若使∠OEB=∠OCA,此时∠OCA度数等于
 
.(在横线上填上答案即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1)观察发现:
如图1,若点A,B在直线l同侧,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
做法如下: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P
再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AD是高,在AD上找一点P,使BP+PE的值最小.
做法如下: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恰好与点C重合,连接CE交AD于一点,则这点就是所求的点P,故BP+PE的最小值为
 

精英家教网
(2)实践运用
如图3,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求PM+PN的最小值.精英家教网
(3)拓展延伸
如图4,在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找一点F,使∠AFB=∠AFD.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1)画图探究:
如图1,若点A、B在直线m同侧,在直线m上求作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实践运用:
如图2,在等边△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AD是高,点P是高AD上一个动点,求BP+PE的最小值
(3)拓展延伸:
如图3,四边形ABCD中,∠BAD=125°,∠B=∠D=90°,在BC、CD上分别找一点M、N,使△AMN周长最小,并求此时∠MAN的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两个数a、b,A、B两点间的距离记为|AB|,O表示原点.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为原点,如图1,则|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①如图2,若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时,|AB|=|OB|-|OA|=|b|-|a|=b-a=|a-b|;
②如图3,若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时,|AB|=|OB|-|OA|=|b|-|a|=-b-(-a)=|a-b|;
③如图4,若点A、B在原点的两边时,|AB|=|OB|+|OA|=|b|+|a|=-b+a=|a-b|.
回答下列问题:
(1)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AB|=
|a-b|
|a-b|

(2)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3,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5
5

(3)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x,点B表示的数为-1,则|AB|=
|x+1|
|x+1|
,若|AB|=3,则x的值为
2或-4
2或-4

(4)代数式|x-2|+|x+3|的最小值为
5
5
,取得最小值时x的取值范围是
-3≤x≤2
-3≤x≤2

(5)满足|x+1|+|x+4|>3的x的取值范围是
x<-4或x>-1
x<-4或x>-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