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Rt△ABC中,∠ACB=90°,cosA= ,D为AB上一点,且AD:BD=1:2,若BC=3 ,求CD的长.
【答案】解:过D作DE⊥AC于E,则DE∥BC.
∵Rt△ABC中,∠ACB=90°,
∴cosA= ,
∴设AC=5k,则AB=6k,
∵AB2﹣AC2=BC2,
∴36k2﹣25k2=99,
∴k=±3(负值舍去),
∴AC=15,AB=18.
∵DE∥BC,
∴ ,
∴DE= BC= ,AE= AC=5,
∴CE=AC﹣AE=10,
∴CD=
【解析】由已知条件cosA的值,因此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过D作DE⊥AC于E,则DE∥BC.Rt△ABC中,根据cosA的值及勾股定理求出AC、BA的长,再由DE∥BC得线段成比例,建立方程求解,得出CE、DE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在Rt△CDE中,可求出CD的长。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点A(2,5)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过点A的直线y=x+b交x轴于点B.
(1)求k和b的值;
(2)求△OAB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索研究:已知:△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1)如图1,若点A、C、E在一条直线上时,我们可以得到结论:线段AD与BE的数量关系为: ,线段AD与BE所成的锐角度数为 °;
(2)如图2,当点A、C、E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请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灵活运用:
如图3,某广场是一个四边形区域ABCD,现测得:AB=60m,BC=80m,且∠ABC=30°,∠DAC=∠DCA=60°,试求水池两旁B、D两点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三角形ABC(记作△ABC)在方格中,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1),B(﹣3,﹣2),C(1,﹣2),先将△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
(1)在图中画出△A1B1C1;
(2)点A1,B1,C1的坐标分别为 、 、 ;
(3)若y轴有一点P,使△PBC与△ABC面积相等,求出P点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用a,b表示,且(ab+100)2+|a﹣20|=0,P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
(1)在数轴上标出A、B的位置,并求出A、B之间的距离.
(2)已知线段OB上有点C且|BC|=6,当数轴上有点P满足PB=2PC时,求P点对应的数.
(3)动点P从原点开始第一次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第二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第三次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第四次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点P能移动到与A或B重合的位置吗?若都不能,请直接回答.若能,请直接指出,第几次移动与哪一点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解学生课余活动情况,某校对参加绘画、书法、舞蹈、乐器这四个课外兴趣小组的人员分布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此次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
(2)将条形图补充完整,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书法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
(3)如果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参加这4个课外兴趣小组,而每个教师最多只能辅导本组的20名学生,估计每个兴趣小组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名教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菱形ABCD中,∠BAD=120°,射线AP位于该菱形外侧,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E,连接BE、DE,直线DE与直线AP交于F,连接BF,设∠PAB=α.
(1)依题意补全图1;
(2)如图1,如果0°<α<30°,判断∠ABF与∠AD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如图2,如果30°<α<60°,写出判断线段DE,BF,DF之间数量关系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证明过程)
(4)如果60°<α<90°,直接写出线段DE,BF,DF之间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