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1,△ABC中,点D在线段AB上,点E在线段CB延长线上,且BE=CD,EP∥AC交直线CD于点P,交直线AB于点F,∠ADP=∠ACB.
(1)图1中是否存在与AC相等的线段?若存在,请找出,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若将“点D在线段AB上,点E在线段CB延长线上”改为“点D在线段BA延长线上,点E在线段BC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当∠ABC=90°,∠BAC=60°,AB=2时,求线段PE的长.
【答案】(1)见解析;(2)6
【解析】(1)先证△CBD∽△ABC,再转化比例线段即可得出答案;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解:(1)AC=BF.证明如下:
如图1,∵∠ADP=∠ACD+∠A,∠ACB=∠ACD+∠BCD,∠ADP=∠ACB,
∴∠BCD=∠A,
又∵∠CBD=∠ABC,
∴△CBD∽△ABC,
∴,①
∵FE∥AC,
∴,②
由①②可得, ,
∵BE=CD,
∴BF=AC;
(2)如图2,∵∠ABC=90°,∠BAC=60°,
∴∠ACB=30°=∠ADP,
∴∠BCD=60°,∠ACD=60°﹣30°=30°,
∵PE∥AC,
∴∠E=∠ACB=30°,∠CPE=∠ACD=30°,
∴CP=CE,
∵BE=CD,
∴BC=DP,
∵∠ABC=90°,∠D=30°,
∴BC=CD,
∴DP=CD,即P为CD的中点,
又∵PF∥AC,
∴F是AD的中点,
∴FP是△ADC的中位线,
∴FP=AC,
∵∠ABC=90°,∠ACB=30°,
∴AB=AC,
∴FP=AB=2,
∵DP=CP=BC,CP=CE,
∴BC=CE,即C为BE的中点,
又∵EF∥AC,
∴A为FB的中点,
∴AC是△BEF的中位线,
∴EF=2AC=4AB=8,
∴PE=EF﹣FP=8﹣2=6.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①,△ABC中,点D,E在边BC上,AD平分∠BAC,AE⊥BC,∠B=35°,∠C=65°,求∠DAE的度数;
(2)如图②,若把(1)中的条件“AE⊥BC“变成“F为DA延长线上一点,FE⊥BC”,其他条件不变,求∠F的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是(0,a),点B坐标是(b,0),且a、b满足a2﹣12a+36+=0
(1)求A、B两点的坐标;
(2)如图1,点C为x轴负半轴一动点,OC<OB,BD⊥AC于D交y轴于点E,求证:DO平分∠CDB;
(3)如图2,点F为AB中点,点G为x轴正半轴点B右侧一动点,过点F作FG的垂线FH,交y轴的负半轴于点H,那么当点G的位置不断变化时,S△AFH﹣S△FBG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求出相应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中,∠B=90°,AB=12,BC=24,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终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那么△PBQ的面积S随出发时间t(s)如何变化?写出函数关系式及t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海中有一个小岛A,它的周围15海里内有暗礁,今有货船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岛南偏西60° 的B处,往东航行20海里后到达该岛南偏西30° 的C处后,货船继续向东航行,你认为货船航行途中_____ 触礁的危险.(填写:“有”或“没有”)
参考数据:sin60°=cos30°≈0.86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有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OAB的直角边BO的长恰与另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ODC的斜边OC的长相等,把这两块三角板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且OB=3.
(1)若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分支恰好经过点A,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把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斜边OA恰好落在x轴上,点A落在点A′处,试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答案】(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S阴影=6π-.
【解析】分析:(1)根据tan30°=,求出AB,进而求出OA,得出A的坐标,设过A的双曲线的解析式是y=,把A的坐标代入求出即可;(2)求出∠AOA′,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扇形AOA′的面积,求出OD、DC长,求出△ODC的面积,相减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解析:
(1)在Rt△OBA中,∠AOB=30°,OB=3,
∴AB=OB·tan 30°=3.
∴点A的坐标为(3,3).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k≠0),
∴3=,∴k=9,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在Rt△OBA中,∠AOB=30°,AB=3,
sin ∠AOB=,即sin 30°=,
∴OA=6.
由题意得:∠AOC=60°,S扇形AOA′==6π.
在Rt△OCD中,∠DOC=45°,OC=OB=3,
∴OD=OC·cos 45°=3×=.
∴S△ODC=OD2==.
∴S阴影=S扇形AOA′-S△ODC=6π-.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扇形的面积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将不规则的图形的面积表示成多个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题型】解答题
【结束】
26
【题目】矩形ABCD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点B落在CD边上的点P处.
(1)如图①,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接AP,OP,OA.
① 求证:△OCP∽△PDA;
② 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
(2)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擦去AO和OP,连接BP.动点M在线段AP上(不与点P,A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接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动点M,N在移动的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线段EF的长度;若变化,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点D、E是等边△ABC的边BC、AC上的点,且CD=AE,AD、BE相交于P点,BQ⊥AD于Q,已知PE=1,PQ=2.5,则AD等于( )
A.5B.6C.7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由A向B运动(P不与A、B重合),Q是BC延长线上一动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C向BC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C重合),
(1)当∠BPQ=90°时,求AP的长;
(2)过P作PE⊥AC于点E,连结PQ交AC于D,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线段DE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DE的长度;若变化,求出变化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