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实验与探究:在△ABC中,∠A、∠B、∠C所对应的边分别用a、b、c表示.

(1)如图1,在△ABC中,∠A=2∠B,且∠A=60°.易证:a2=b(b+c)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2倍,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倍角三角形”.本题第一问中的三角形是一个特殊的倍角三角形,那么对于任意的倍角△ABC,如图2,∠A=2∠B,关系式a2=b(b+c)是否仍然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归纳与发现
由以上的证明,可以得到关于倍角三角形的一个结论: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另一个角的两倍,2倍角所对边的平方等于一倍角所对边乘该边与第三边的和.
运用与推广
(3)(200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在△ABC中,最大角∠A是最小角∠C的2倍,且AB=7,AC=8.则BC=
C
C

(A)7
2
   (B)10   (C)
105
    (D)7
3

(4)是否存在一个三边长恰是三个连续正整数,且其中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2倍的△ABC?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1)由∠A=2∠B,且∠A=60°,可求得∠C=90°,由勾股定理与c=2b,即可证得:a2=b(b+c);
(2)由图可知△ACD与△BCD是等腰三角形,AC=AD=b,BC=CD=a,BD=b+c,又由△ACD∽△CB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
(3)根据(1)、(2)的结论可直接得出答案;
(4)由题意得:若△ABC是倍角三角形,由∠A=2∠B,应有a2=b(b+c),且a>b;然后分别从a>c>b,c>a>b,a>b>c去分析,即可求得符合要求的值.
解答:(1)证明:∵∠A=2∠B,且∠A=60°,
∴∠B=30°,
∴∠C=180°-∠A-∠B=90°,
∴a2+b2=c2,c=2b,
∴a2=c2-b2=(2b)2-b2=3b2=b2+2b2=b2+bc=b(b+c);

(2)关系式a2=b(b+c)仍然成立.
证明:如图2所示,
∵△ACD为等腰三角形,
∴∠ACD=∠D,
∵∠BAC为△ACD的一个外角,
∴∠BAC=∠D+∠ACD=2∠D,
∵∠BAC=2∠B,
∴∠B=∠D,
∴CD=BC=a,∠B=∠ACD,
∴BD=AB+AD=b+c,
又∵∠D为△ACD与△CBD的一个公共角,
∴△ACD∽△CBD.
CD
BD
=
AC
BC
,即
a
b+c
=
b
a

∴a2=b(b+c);

(3)解:∵在△ABC中,最大角∠A是最小角∠C的2倍,且AB=7,AC=8,
∴BC=
AB•(AB+AC)
=
7×(7+8)
=
105

故选C;

(4)存在.
证明:若△ABC是倍角三角形,
∵∠A=2∠B,
∴a2=b(b+c),且a>b.
当a>c>b时,设a=n+1,c=n,b=n-1,(n为大于1的正整数)
代入a2=b(b+c),得(n+1)2=(n-1)•(2n-1),
解得:n=5,
∴a=6,b=4,c=5,可以证明这个三角形中,∠A=2∠B;
当c>a>b或a>b>c时,
均不存在三条边长恰为三个连续正整数的倍角三角形.
∴边长为4,5,6的三角形为所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本题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阅读下列材料:
(1)问题:如图1,在菱形ABCD和菱形BEFG中,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P是线段DF的中点,连接PG,PC.若∠ABC=∠BEF=60°,探究PG与PC的位置关系及
PG
PC
的值.
(2)实验与探究:延长GP交DC于点H,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
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PG与PC的位置关系
垂直
垂直
; 及
PG
PC
=
3
3

(3)归纳与发现:将图1中的菱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菱形BEFG的对角线BF恰好与菱形ABCD的边AB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运用与拓广:
若图1中∠ABC=∠BEF=2α(0°<α<90°),将菱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
PG
PC
的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BC,∠A=90°,AB=AC=2
2
,另有一张等腰梯形纸片DEFG,DG∥EF,DE=GF.现将两张纸片叠放在一起(如图1),此时梯形的下底EF与BC边完全重合,梯形的两腰分别落在AB,AC上,且D,G恰好分别是AB,AC的中点.
(1)求BC的长及等腰梯形DEFG的面积;
(2)实验与探究(备用图供实验、探究使用)
如图2,固定△ABC,将等腰梯形DEFG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沿射线BC方向平行移动,宜到点E与点C重合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秒时,等腰梯形平移到D1EFG1的位置.
①当x为何值时,四边形DBED1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②设△ABC与等腰梯形D1EFG1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直接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操作与探究
(1)如图1,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0,0),(4,0),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
①画出△AB′C′;
②点C′的坐标______.
(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的图象l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实验与探究:由图观察易知A(0,2)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5,3)C(-2,5)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的位置,并写出它们的坐标:B′______、C′______;
归纳与发现: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
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m,-n)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l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______.
作业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书本P58实验与探究中,介绍了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利用轴对称方法证明了: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

下面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

如图25-1,在⊿ABC中,AB>AC,求证:∠ACB>∠B

证明:如图25-2,在边AB截取一点D,使AD=AC, ∵AD=AC  ∴∠1=∠2

 ∴∠ACB>∠1  又∵∠1=∠2  ∠2>∠B   ∴∠ACB>∠B

利用上述结论或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在⊿ABC中,已知BC>AB>AC,猜想∠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如图25-3,在⊿ABC中,∠ACB>∠B,求证:AB>AC

(3)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边所对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