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刚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理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台上,把游码移至_____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5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如图所示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_____g,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_____ml,则酱油的密度为_____kg/m3

(3)小刚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刚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将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烧杯中水的体积表达式V=_____,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酱油=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

【答案】水平; 零刻度; 左; 63.4 40 1.21×103 偏大; 装满水;

【解析】

(1)[1] [2] [3] 根据天平使用注意事项可知事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若指针在分度盘的右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2)[4]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之和,即

[5]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凹液面的最低端,读的数值为40ml

[6] 设酱油的质量的,则有

由密度的定义式可得

(3)[7] 因烧杯中的酱油不会全部倒入量筒,这样测得酱油体积偏小,测得密度值会偏大;

(4)[8]本实验的原理让水的酱油的体积相同,通过计算出水的体积得到酱油的体积,因此该空所填内容为装满水;

[9] 由密度定义式变形可得体积公式,则烧杯中水的体积表达式

V=

[10]由密度的定义式可得

联立可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

B.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______

(2)改正错误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刚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个相同的蜡烛。

1)他们在进行实验之前,一起商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具体问题是: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

2)他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为了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薄越好,主要是为了减小由于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对测量的像距与实际像距的差异;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_

4)用两个相同的蜡烛AB做实验,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

5)他们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__(填“A”或“B”)的一侧观察;

6)探究中,他们要改变_______至少做三次实验,目的是使结论__________

7)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小明思考:如果身高是1.7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5m处,小刚在镜中的像与小刚相距_____m。当小刚远离镜子时,像的高度______1.7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庆十一长假期间,王先生带着家人驾车从大连到安波旅游。轿车以10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75h到达普兰店,休息15min后,再以7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安波。试求:

1)大连到普兰店,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大连到安波,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________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所示是一种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______种电荷相互排斥,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片闭合,这说明人体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当一大片带负电的云接近建筑物时,云层中的负电荷能通过避雷针经金属线导入大地,则此时金属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流向_____(选填“云层”或“大地”)

(3)电流表必须跟被测的用电器____联。图中的甲电流表读数为_____;乙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_____方向移动(选填“光屏”或“蜡烛”),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所示,如果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______(选填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_(选填“1234”)。

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同组同学不小心用手指尖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__(选填“会有指尖的像”“会出现指尖的影子”“发光体的像暗了一些”)。

4)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这说明当一个人的眼睛近视时,则将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_方。(选填“前”或“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