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

(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当入射角i≥_____°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由表格数据可知:如图中图线_____(选填“a”“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_____(选填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答案】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增大 41.8 a 小于 不能

【解析】(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由表格数据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i≥41.8°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图2b,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也等于45°,a图象的折射角始终大于入射角,所以图线a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取名碳海绵.碳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可任意调节形状,弹性也很好,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把这种材料制成的物体放在一个麦穗上,麦穗的麦芒几乎没变形(如图所示).下面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单纯的气凝胶具有很强的导热性

B. 碳海绵做成隔音板,它的吸声效果很好

C. 气凝胶制成的网球拍击球的能力会更强

D. 宇航员们将可以穿上用它制造的宇航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这时观察到盆外壁出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西瓜汁变成了冰棍,属于凝华

B. 白霜是盆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形成的

C. 西瓜汁变成冰棍的过程,内能增加

D. 吃冰棍感觉凉爽,因为冰棍含有的热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最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 kg/m3

往烧杯内倒入l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孔明灯

我国汉代曾发明过一种用做军事信号的“孔明灯”,它其实就是一种灯笼.先用很轻的竹篾扎成框架,再用纸糊严,并在下面留口.在灯笼的下面固定一个小碟,在碟内放入燃料.点燃后,当灯笼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笼就能腾空而起.灯笼受到的空气浮力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即F=ρ空气gV (本题g取10N/kg).温度为20℃时,空气密度为1.2kg/m3,下表给出了一些空气密度和温度的对应关系.

(1)为了更容易起飞,孔明灯所用燃料选择的主要依据是_____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空气密度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方向驶向山洞,当距山洞1710m时,两车头恰好平齐,甲车鸣笛一声。甲车司机经T1时间听到山反射回来的回声,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甲车行进了S1,乙车司机经T2时间听到回声,从鸣笛到听到回声乙车行进S2,已知S1:S2=19:36,T1T20.5s秒,声速为340m/s,若甲车长20m,乙车长30m,则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

A. 乙车司机听到回声时间

B. 甲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山洞还有1520m

C. 甲车的速度是

D. 甲车司机看乙车从他身边错过需时间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无论是不慎驶入水中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水越深车门越难推开。如图所示,在车门下都距水面0.3米深的O处,水的压强为_____帕。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2,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5×103帕,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_牛,约相当于_____千克(取整数)的水压在车门上,因此,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_____(填“A”“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砸窗逃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先后在铺有毛巾、棉布及木板的水平表面上滑行直到停下,所停位置如图中的a、b,c所示。

(1)保持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高度不变,目的是使小车沿水平面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上叫________法。

(2)从实验中可以发现,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想,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小车将一直保持做________运动。

(3)可见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物体的运动________用力来维持(选“需”或“不需要”)。这个结论是由实验分析并加上________的方法得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