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

(1)通过比较甲、乙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2)通过比较甲、丙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3)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你下一步的操作是

【答案】(1)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电路是闭合的;

(3)保持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是否改变

【解析】

试题分析:(1)通过比较甲、乙可知,两图都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

图甲中的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图乙中的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甲图中有感应电流,乙图中无感应电流,

说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导体在电路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

(2)甲、丙两图是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都切割磁感线运动,甲图中的电路是闭合的,有感应电流,

丙图中的电路是断开的,无感应电流,说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电路是闭合电路时才产生感应电流.

(3)要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要控制导体运动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故下一步的操作是:

保持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是否改变.

故答案为:(1)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电路是闭合的;

(3)保持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是否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工作过程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的同时,瓶飞向高空.

(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 知识来解释.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水火箭的动能是由 能转化来的.
(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
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
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
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 .(写出一点)
(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2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瓶塞塞入深度

更深

高度/m

2

5

12

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 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4)实验小组经过讨论思考发现,瓶塞插入瓶口的深度的加深,其实是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 力,从而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摩擦力,使瓶塞不易压出,实现了增大瓶内气压的目的,请你帮助实验小组再想一个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进户线到用电器之间有总开关、电能表和熔断器,它们的连接顺序是( )

A. 熔断器、总开关、电能表

B. 电能表、总开关、熔断器

C. 总开关、熔断器、电能表

D. 总开关、电能表、熔断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夜晚,街道两边的路灯纷纷亮起来了,将我们的城市点缀得格外美丽,这些路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 并联 B. 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C. 串联 D. 无法判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2013年2月15日,一颗数十吨的陨石被地球俘获,在加速下落的过程中,陨石与大气剧烈摩擦,迅速升温,猛烈燃烧,犹如一颗火球扑向俄罗斯.

(1)假设大气层的高度为h,陨石的质量为m,若下落过程中陨石的重力所做的功完全转化为陨石的内能,请推导陨石升高的温度与高度关系的表达式.(陨石的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

(2)假设一个冰雹从100m的高空落下,它的重力所做的功完全转化为内能,冰雹上升的温度为多少?[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欧姆定律可导出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 不管电压或电流如何变化,电阻不变

C. 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增大2 D. 当电流增大2倍时,电阻减小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回顾实验和探究: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猜想

小雨在探究光的发射定律时,猜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过程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把纸板NOF向后折.
通过上述现象,叶子姐姐得出结论: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从而证明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这里运用了
法.

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


(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过程方法

如图所示实验中,用
代替平面镜,运用了
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cm

5

10

15

像距/cm

5

10

15

结论

通过数据表格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阳光下车身看起来很“耀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小轿车的前窗玻璃倾斜安装,可以避免因成像而对司机的视线造成干扰.
(2)如右图甲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经过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第二次反射后反射角的大小.
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乙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3)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m.若使这人远离镜面,则人在镜中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秋于树叶落在路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 )

A. 从路旁吸向汽车 B. 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C. 不受影响 D. 只向上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