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
(3)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答案】
(1)B;96
(2)99;小于;不变
(3)水的质量不同
【解析】解:(1)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即上述三种情况中,甲属于俯视,即读出的数据会偏大,丙是仰视,即读数会偏小.即只有B是正确的.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其读数为96℃;(2)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由于沸点低于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3)观察图丙中的图象可知,两组同学水升温的快慢不同,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
所以答案是:(1)B;96;(2)99;小于;不变;(3)水的质量不同.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重为10N的物块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0cm,拉力为6N.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物块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___.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_______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______电,这是因为橡胶棒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2)以氢原子为例,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_______(甲/乙/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 成像原理;二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 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

(1)三次实验时必需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 相同,这一操作体现出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

(2)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 (选填“越长”或“越短”),速度减小 (选填“越快”或“越慢”).

(3)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4)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和几位同学准备开展“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他们设计了三套方案:①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的功率并进行比较;②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做的功并进行比较;③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算出体重和时间的比值并进行比较,可行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项探究:

(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将一支高1.5cm的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_________的实像。

(2)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

A.9cm B.12cm

C.18cm D.27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夏推箱子经历了图所示的过程,最终箱子被推出去后又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对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因为箱子没动,所以小夏没有对箱子施加力的作用

B. 图乙:因为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所以小夏没推动箱子

C. 图乙:因为小夏对箱子施加了力,所以小夏对箱子做了功

D. 图丙:小夏对箱子做的功小于推力与箱子移动距离的乘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