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4 96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图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98
℃,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不变
(升高、不变、降低);
(4)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1标准大气压.
分析:(1)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后进行读数.
(2)画水的沸腾图象,首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3)要确定水的沸点,要知道沸点的概念,即水沸腾时的温度.并且要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
(4)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水的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知道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
解答:解:(1)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2℃.故答案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故答案为: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水从第5分钟保持98℃不变,所以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沸点是98℃.
故答案为:98;不变.
(4)水的沸点是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小于.
点评: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沸点的概念和沸腾时的特点.同时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a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较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除了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
秒表
秒表

(2)请指出他们在实验操作中温度计使用的错误之处:
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
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
视线没有与液柱最高处相平
视线没有与液柱最高处相平

(3)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b中的
(填“甲”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填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
(4)根据记录在图c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6)造成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是:
水的质量太大
水的质量太大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7)如图丙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c
c

A.a   B.b   C.c     D.d
(8)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中:

(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的沸腾
(2)图C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的实验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B
B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A
A
的位置(选填“A”或“B”)
(3)水沸腾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水的底部形成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逐渐
变大
变大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继续加热水温度
不变
不变

(4)图D是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
85
85
℃,图E是3名同学画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图.由此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98
℃.
(5)加热过程中发现水沸腾时所需时间较长,为了加快水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两种可行的措施①
减少水的质量
减少水的质量
;②
提高水的初温
提高水的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活动中,小明组装好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现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中的一些内容:

(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1所示,则图中
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
(2)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8 96 98 98
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7
7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
98℃
98℃

②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3)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
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水的质量不同
水的质量不同

(4)小明还发现邻组同学测得的沸点比自己测量结果低1℃,他认为是邻组同学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造成的,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
错误
错误
(“正确”或“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1中
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
(2)如表是小明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8 96 98 98
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7
7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
98
98
℃.
②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
铁圈和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水可以继续吸热
铁圈和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水可以继续吸热
,此时水的温度
等于
等于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沸点.
(4)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
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水的质量不同
水的质量不同

(5)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5
温度/℃ 98 70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①请在(如图3)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
22
22
℃左右.
③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A
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降低     D.基本不变
(6)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方法
的冷却效果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1,则图中
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
(2)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8 96 98 98
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7
7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
98℃
98℃

②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3)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
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小华的水的质量较多
小华的水的质量较多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t/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温度t/℃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请在图3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观察曲线,小明发现:水在冷却时温度降低的规律是:
温度下降得先快后慢,直到不变
温度下降得先快后慢,直到不变

如果有一天你要急于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你认为方法
的冷却效果好.
(5)“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4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
达到沸点(填“能”或“不能”),
不会
不会
沸腾.(填“会”或“不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