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其焦距为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按图乙所示位置放置,把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3)
小王实验时,发现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侧,为了使烛焰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中央,那么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答案】
(1)会聚;11
(2)右;缩小;照相机
(3)将光屏向上调节
【解析】解:(1)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在地面上得到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41cm﹣30cm=11cm;
(2)因为物距u=30cm>2f,像距2f>v>f,把光屏向右移动,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缩小、实像.根据这一道理制成照相机;
(3)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由于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上调节.
所以答案是:(1)会聚;11;(2)右;缩小;照相机;(3)将光屏向上调节.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巧记凸透镜成像的区分:物近像远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倒立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着粗糙的路面从a点向d点自由运动,其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球从a到c加速下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小球从c到d减速上坡,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小球在b和d时重力势能和动能都相等

D.小球从a到d的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9V,测得其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乙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若将甲、乙两灯串联接入9V的电路中,通电1min,两灯消耗的总电能为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6N,底面积100cm2 ,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有重为27N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容器内水面由20cm上升到30cm(g取10N/kg,ρ=1.0×103kg/m3).求:

(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如图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与底部接触,如图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

A. 倒入的甲液体体积V可能大于倒入的乙液体体积V

B. 抽出的甲液体体积V可能等于抽出的乙液体体积V

C. 倒入的甲液体高度h一定大于倒入的乙液体高度h

D. 抽出的甲液体高度h一定等于抽出的乙液体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12月28号,中国首条高海拔高铁兰新高铁(如图)建成投入运营,它标志着我省进去了高速铁路时代.

(1)列车头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 ;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 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快到站点时,列车的鸣笛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2)兰新高铁线全长1776km,从兰州到乌鲁木齐只需8h,则它的平均速度是 km/h;若列车牵引功率为5500kw,以180km/h匀速行驶,它的牵引力是 N.
(3)
坐软座比坐硬座舒服,这主要是因为软座容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软座之间的 ,在压力不变时,减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小物块从P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B. 小物块从P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C. 小物块从P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从距离水平地面3m 的高处由静止释放,空气阻力忽略不,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了从木块撞击地面开始到最后完全静止时的压力变化情况,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求:

(1)木块的密度;

(2)木块下落过程中,重力对木块所做的功;

(3)木块对地面的最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从竹管开口处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__-.

(2)查阅资料知,空气柱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声调越低.当布团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

(3)在民族乐器中,____(二胡”“腰鼓”“古筝”) 的发声原理与此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