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智能手机上已普遍使用电阻接触屏.如图在竖直方向上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P 点时电阻丝被分为上、下两部分.电阻分别为R1、R2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测得R1两端电压减小,则R2阻值 , 触摸点P 到屏下端的距离(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增大;增大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触摸点P把电阻丝AB分成两个电阻,R1与R2串联,触点不同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当R1两端电压减小时,
由U=IR可知,R1的电阻在减小,R2的阻值增大,
从电路图可以看出R1的电阻减小,触摸点P到下端的距离应增大.
所以答案是:增大;增大.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是2.5V电阻约9Ω的小灯泡、标有“20Ω,1.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恰当).
(2)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操作不当之处.
(3)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调节滑动变阻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此时的电阻是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小明分别测出了灯泡在暗、亮、很亮三种情况下灯泡的电阻值,发现阻值差异很大.他检查操作过程无失误,造成这种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轻板AB可绕支点O在竖直面内转动,OA=0.4m,OB=1.6m.水平地面上重为150N、底面积为0.025m2的甲物体通过绳与A端相连. 现有大小不计、重为50N的乙物体在水平拉力F=10N的作用下,以速度v=0.2m/s从支点O沿板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当物体正好在支点O上时,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乙物体可在轻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乙物体在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及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表格给出了三种物质的相关数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熔点/℃ | 密度/(kgm3) | 比热容/[J(kg℃)﹣1] |
铜 | 1083 | 8.9×103 | 0.39×103 |
铁 | 1535 | 7.9×103 | 0.46×103 |
铝 | 680 | 2.7×103 | 0.88×103 |
A.可以用铁锅来熔化铜块
B.加热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其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图线a 表示的是铜
C.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比铝球大
D.体积之比为2:1 的实心铜块和铝块,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157:3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我国首辆“玉兔号”月球车,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月球车匀速直线行驶180m 用时60min,若车的质量为140kg,受到的阻力为500N,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2m2 . (g 取10N/kg)求:
(1)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月球车在测试过程中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g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40℃
D.家里日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约为10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想探究“不同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所用设备如图所示。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小明边听声音,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方案B.让小明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及数据如下表格所示: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由表格中数据,可将待测材料隔声性能按从好到差进行排序,依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与“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江河的冰雪“消融”
A. 山间的“云海”
B. 瓜叶上的“霜降”
C. 花草上的“露珠”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