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0

B.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 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答案】D

【解析】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A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20℃.故A、B错误;

C、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凸透镜的焦距f(可能大于/等于/一定小于)距离L.然后小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白纸,如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 (大于/等于/小于)刚才测得的距离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5cm刻度处时

A. 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60~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

B. 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大于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

C. 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应该是图乙中的(d)图

D. 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课本中的插图太阳能凉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扇叶的动能(如图),引发了小聪一些联想,他的下列表达错误的是(  )

A. 太阳能为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实质上是太阳内部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

C. 太阳光中的可见光是电磁波

D. 太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如图所示,通过安置在插座上的电流转换器,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电动小车上的接收器收到超声波讯号,可将其能量转换为电能为电池充电.已知:接收器接收到的超声波功率与它和转换器间距离L的平方成反比,它将超声波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池中的效率为50%,当小车与转换器间距离L0=1m时,接收器接收到的超声波功率P0= 8w。当小车在平直路面上以0.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所消耗的电池电能的80%用于维持小车匀速行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16N。

1)当小车与转换器间距离为1m时,求电池充电1h所储存的电能;

2)小车在平直路面上以0.2m/s的速度匀速行驶5nun,求该过程中消耗的电池电能;

3)若充电时小车与转换器之间距离L= 2m,则2h内所充电能可使小车以0. 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为3×103kg/m3,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甲的边长为0.1m,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_____Pa,若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乙正方体切去的重量为_____N.(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航行的集装箱货船,满载时的总质量m=6.7×107kg,它在2h内匀速航行36km,推进力的功率P=6.0×107W,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10N/kg.求

(1)满载时货船的总重力;

(2)满载时货船排开海水的体积;

(3)货船匀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

B、与橡皮筋的形成变量有关

C、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的卡片进行实验。

(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 ,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

(2)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

(3)探究跳起高度与橡皮筋形变量是否有关,请你为该小组提供使橡皮筋的形变量不同的两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某同学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探究冰熔化水沸腾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_____

(2)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检查了实验数据,他认为表格中的95℃是错误的数据,他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其理论依据是_____

(3)在图象中,BC段表示的是冰的_____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