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交率

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动滑轮重为_____N。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

【答案】匀速 74% 1.4 b c 增加物重 越小 无关

【解析】

(1)在实验过程中,应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即可正确地测出拉力的大小

(2)由计算出机械效率的大小根据钩码上升的高度和测力计移动距离来判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由计算出G

(3)根据钩码上升的高度和测力计移动距离来判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然后判断所使用的滑轮组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确定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得出提高机械效率的因素;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分析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增多时,机械效率的变化;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当被提升的高度变化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改变得出结论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根据题意知道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是:

由表格中数据知道h=0.1m,s=0.3m,即说明是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由此可知,动滑轮的重力是

(3)由第二次实验数据知道,h=0.1m,s=0.3m,即说明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又因为每个钩码重2N,而被提升的物重为6N,所以该次试验是用b滑轮组做的;

由第四次实验数据知道,h=0.2m,s=1.0m,即说明是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为4N,所以,该实验是用c滑轮组做的

(4)由第1、2次实验数据知道,使用的是同一滑轮组,通过比较知道,被提升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时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较第1、3次实验数据知道,使用的是不同的滑轮组,而且动滑轮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由此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小;

(5)由第3、4次实验数据知道,使用的是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重,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不同,而机械效率相同,由此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4m/s 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g取10N/kg.求:

(1)圆柱形重物的质量____________

(2)圆柱形重物的密度___________

(3)打捞前,圆柱形重物上表面所受的水的压力.画出重物上升时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此时它的示数为_____℃,如果不甩,它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测出高烧病人的体温,读数时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将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浮力实验时,小萍同学将质量为240g、体积为400cm3的木块投入到足够深的水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木块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

B. 木块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40cm3

C. 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2.4N

D. 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热的公式?单位?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为:Q=____________电流通过导体做功,若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串联电路中I一定,R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_____。并联电路中,U一定,R越小,I越大(I是平方倍增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图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_____的实像。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__(“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__(“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台“220 V1500 W”的电热水器接到220 V的照明电路中,计算:

1)该热水器的电阻多大?热水器在1 min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工作1 h要用电多少度?

2)如果将接这个电热水器的插座安装保险丝(参照下表的熔丝规格),应该选取多大直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阳学了电路知识之后,对电路很有兴趣.看到家里的电吹风,便把它拆开来研究,并画出了如下电路图(图甲).他认为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吹风吹冷风;当S1S2都闭合时,电吹风吹热风.小智看了他画的电路图觉得有问题:如果仅闭合S2 会出现电热丝R工作而电动机不工作的现象,从而使电吹风的塑料外壳过热造成损坏.小智认为只要把其中一个开关移到干路上,就能做到电热丝R工作时,电动机就一定在工作,从而保证塑料外壳不会因操作失误而损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智应该把开关 ________S1/S2)移到干路上,才能符合安全要求.

2)铭牌上吹热风时功率已模糊不清(图乙),他俩合作测量吹热风时的功率.他们让其他用电器都停止工作,只接通电吹风,电吹风处于正常工作且吹热风,观察到电子式电能表(图丙)在5分钟内闪烁了160次,吹热风时的功率是多少瓦___

3)用此电吹风吹头发5分钟,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电热丝R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耳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