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_________cm

2)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一光学仪器)。

3)实验过程中若将蜡烛向_________移动后需要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次找到蜡烛清晰像,(填“左”或“右”)。

【答案】9.50cm 缩小 照相机

【解析】

(1)[1]由图可知,在光屏上的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9.50cm-50.00cm=9.50cm

(2)[2]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4]向左移动光屏,减小了像距,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想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蜡烛向左移动增大物距。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有以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标有2.5V的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1A”、开关各一个,定值电阻三个(10Ω、20Ω、30Ω)、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亮度变亮。 __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多次实验,并将其中三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数据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3)上述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想进一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将小灯泡取下后,按图乙电路在R的位置依次换成已有的定值电阻(10Ω、20Ω、30Ω)先后接入电路,为保证每次都能将接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调为2.5V,应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阻值范围为_______Ω_______Ω的电阻R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褚橙是云南的特产冰糖脐橙的别称,形状为圆形至长圆形,颜色为橙黄色,因由昔日烟王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种植而得名,小明同学想:褚橙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褚橙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如图)来测量褚橙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褚橙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针使这个褚橙完全浸入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褚橙,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使用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褚橙的体积和密度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褚橙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____(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⑴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材料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磨损

耐腐蚀

1)求一块体积为4cm3玻璃镜片的质量为多少?

2)如图所示,一副铜合金架的质量为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钛合金镜架的质量比铜合金镜架质量减轻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只质量为0.1kg的空玻璃瓶,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7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9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1kg求:

1)金属颗粒的质量;

2)玻璃瓶的容积;

3)金属颗粒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如果选用编号为A、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填序号);如果选用编号为A、D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填序号);分别将AD两电阻丝接人电路中M、N两点间时,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可以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接人的电阻丝的阻值变化情况,老师指出:此实验中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是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时,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____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3)本实验他们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法;

(4)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质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铝输电线,这样就__________了输电线的电阻,从而可以_______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安徽卷】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标有"6V,3W字样,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____Ω。.通电10s. R产生的热量为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对盖有纸板(带有小孔)的烧杯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本实验装置的安装过程中,调整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调整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都很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固定______(填“铁圈”或“铁杆”)的位置。

2)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之外,还需要补充的测量工具是____

3)实验时,老师要求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4)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5)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标准大气压;

6)小滨想提高水的沸点,他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选填可行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