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菜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窒,在____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或“②”)。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_____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u/cm

3.39

5.11

6.39

像距v/cm

5.22

6.51

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_____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_____(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答案】有膜 镀膜增强了对光的反射 3.50 B

【解析】

(1)有膜的一面作为反射面;

(2)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

(3)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是反射能力更强;

(4)①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玻璃板有一定厚度,有两个反射面。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有镀膜的一面因为成像更清晰,所以使玻璃板有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因为跳棋本身不会发光,要靠反射的光线成像,所以应该在光线较好的环境中实验,即在有阳光的实验室实验。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因为平面镜是反射成像的,所以镀膜后一定是增强了镜面对光的反射。

(4)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因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像距应为B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像距v1=3.50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且去除误差因素后,每次像距与物距的差值相等,说明是同一原因引起的,考虑实验装置,原因只能是:玻璃板有一定厚度造成的。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在两个密闭容器中装有质量______(“相等”或“不等”)的空气,并各放置一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此装置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如图乙是两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丝阻值一样,但在其中一个容器外总并联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此装置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两个实验都是观察U型管中液面的______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安装的器材有: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 ④铁圈B和石棉网。安装过程中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 (填序号);

2)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由于视线不水平(如图甲)造成读数不准确,这样使读数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

3)如图甲中,同学在读数时发现P点有刚刚形成的水滴,此小水滴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

4)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使水沸腾,小明用的时间明显比小红用的时间要少许多,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计时第7min,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装置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如图丙所示情景,这位同学是________(小明/小红);

6)通过学习,小红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鸡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__(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猜想:

①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②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透明容器中装入足够的细砂,把桌面粘有少量橡皮泥的小桌水平放在平整的细砂上,将质量不同的实心铁块举高到距小桌面不同高处由静止释放(h1<h2),铁块砸到小桌面上后与小桌一起运动,使小桌腿陷入细砂中。用刻度尺测出桌腿进入细砂中的深度,通过比较这一深度的大小,可推知铁块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分析甲、乙两图可知,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上述猜想中的____。(选填“①”或“②”)

(2)同学们还发现铁块离桌面越高,下落到桌面所用的时间越长。为了研究铁块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了铁块由静止开始下落高度h和下落所用时间的平方t2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ht2的关系式为h=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源两端的电压不恒定)、已调零的电流表、已调零的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阻值已知且不同的定值电阻六个、导线若干。请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班物理兴趣小组成员探究声现象的一些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上,听到较大的敲击声,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

2)乙图用塑料袋把闹钟套好,然后放入水中,把水管伸入水中,可以听到闹铃发出的声音,说明________

3)丙图中当不断地抽气时,手机的播放的音乐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在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在s内运动的路程为5m

C. 物体在s内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在s的平均速度小于s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实验中,把电池的正负极对调,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和 是否有关.在此实验的基础上,他将电源换成灵敏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将一个条形磁体快速插入螺线管中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依据此现象的原理法拉第发明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1)在此实验中,我们研究__________(玻璃管/水柱/气泡)的运动情况。

2)在气泡上升过程中,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的。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快/慢)。

4)实验中气泡经过A点开始计时,测出气泡从A点运动到10cm处、20cm处、30cm处、40cm处所用时间分别为13.0s26.0s39.0s52.2s,把这些数据处理后按要求填入下表中,并计算出各区间相应的速度(小数点后保留位)。

_______

区间

0~10

10~20

20~30

30~40

时间t/s

速度v/(cm/s)

5)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判断气泡做__________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6)根据测量结果,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上画出s-t图像。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