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①用水制成的冰块冷藏食物;②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③冬天,在菜窖内放几桶水防止蔬菜冻坏;④汽车用水冷却发电机.在这些事例中,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是____;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② ③④

【解析】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固,熔化过程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热;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过程要吸热。

(2)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可知,比热容大的物体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大。

①用水制成的冰块冷藏食物是因为冰熔化要吸热;

②夏天往地上洒水,水汽化(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③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在凝固时放热,可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同时也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

④根据,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就小,就更适合做冷却液。因为在所有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所以汽车常用水来用作冷却剂。因此在这些事例中,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是①②;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③④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已进入百姓家庭,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好坏倍受人们关注.在汽车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能量的有效利用,又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汽油热值为4.6×107J/kg,汽油密度为0.7×103kg/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为了防止发动机过热,汽车的冷却系统常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5kg水在冷却系统中温度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10L汽油在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燃烧30min,可以释放出多少能量(假设汽油完全燃烧)?

3)若发动机输出的功率为6×104W,则此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汽车发动机效率的计算结果精确到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可以演示不同的电磁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可用来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根据该原理制成了电动机

B. 图乙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该现象制成了发电机

C. 图丙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D. 图丁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屋檐下形成的冰锥,关于冰锥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形成冰锥时的气温应该低于0℃

B. 冰锥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冰锥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 冰锥形成过程中内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BC段,锡处于___________状态;

(2)锡的熔化用了_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关于这个公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D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9:3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利用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通过改变____来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做该实验时要用大小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2)通过该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用这些器材能不能探究声音响度和振动幅度的关系”?_____.(选填能”或不能”),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请说明如何操作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