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kg,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答案】解:
(1)空瓶装满水:
m水=0.4kg﹣0.1kg=0.3kg=300g,
空瓶容积:
V=V水= ==300cm3;
(2)金属粒的质量:
m金=m总﹣m瓶=0.8kg﹣0.1kg=0.7kg=700g;
(3)瓶中装了金属粒后再装满水,水的体积:
V水′= ==200cm3 ,
金属粒的体积:
V金=V﹣V水=300cm3﹣200cm3=100cm3 ,
金属粒的密度:
ρ= ==7g/cm3 。
答:(1)玻璃瓶的容积为300cm3;
(2)金属颗粒的质量为700g;
(3)金属颗粒的密度7g/cm3 。
【解析】(1)知道空瓶的质量、瓶和水的总质量,求出装满水后水的质量,根据公式ρ=求出水的体积,也就是瓶子的容积;
(2)已知瓶子和金属粒的总质量和空瓶子的质量,可求金属粒的质量;
(3)瓶子装满金属粒后再装满水,求出此时瓶内水的质量、水的体积,金属粒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减去此时水的体积;求出了金属粒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ρ=求金属粒的密度 。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8Ω,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
(1)在图甲中,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___________;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选填“A”或“B”)端;
(3)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灯变亮,而电压表示数在变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小明正确连接好电路后,某次实验中,电压表读数为l.8V,电流表示数为0.24A.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______(选填“A”或“B”)端滑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
(5)小明认为利用该实验还可以测出灯泡的灯丝电阻,于是他根据以上测得的两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灯丝电阻后发现两次测量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轿车从某高速公路上往太原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甲地时,看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h15min,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
(1)轿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司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乙地到太原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 B.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
C. 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 D. 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 )
A. 小明对足球做功2000J
B. 重力对足球做功100J
C. 小明对足球做功2100J
D. 小明和重力对足球做功都是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R1、R2两端电压分别是U1、U2,V1和V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最大测量值是3V和15V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则
A. U1∶U2=1∶4
B. U1∶U2=4∶l
C. R1∶R2=1∶5
D. R1∶R2=5∶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手快速反复弯折铁丝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铁丝的内能将 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迅速将铁丝弯折处放入质量为2g的水里,结果使水温升高了1℃,这些水吸收了___________ 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磁和电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出初步结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甲、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