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按原子序数递增,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B. 化合价逐渐升高

C. 金属性逐渐减弱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因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A正确;B.因碱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最高化合价都为+1,故B错误;C.因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故C错误;D.因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故D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58 kJ/mol

③CO2(g)+H2(g)CO(g)+H2O(g) △H3=+41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CO2的电子式是

2△H1= kJ/mol反应正向的熵变△S 0(填>、<或=)

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H2合成甲醇(上述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T1T2对反应的影响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温度为T1时,从反应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nA/tA mol/(L·min)

v(CH3OH) = v(H2O)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点大于B

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n(H2)n(CH3OH)比值增大

4T1温度时,将2molCO26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50%,,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T1温度,反应CH3OH(g)+H2O(g)CO2(g)+3H2(g)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二酸二乙酯(D)可由石油气裂解得到的烯烃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B和A为同系物,B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4)C的结构简式为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

A. 温度和压强 B. 反应物的浓度

C.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 催化剂的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本小题满分12分)有以下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为草酸(乙二酸)。

BCDEF

已知B为某一溴代物。

1)推测用字母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C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B→C____________________

E→F_______________

3E和草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E和草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 4 molA气体和3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若经 2 s后测得 C的浓度为 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物质 B的体积分数是40%

③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30

④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1.0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下列各项结构的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10项的分子式应为( )

A. C198H146 B. C196H155 C. C196H146 D. C198H1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径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12.5% B.25% C.50% D.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v(W)=3v(Z) B.2v(X)=3v(Z) C. 2v(X)=v(Y) D.3v(W)=2v(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