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l-CO32-B.I-ClO-K+H+

C.Na+Fe3+SO42-OH- D.Na+Cu2+Cl-SO42-

【答案】D

【解析】

A. Ca2+CO32结合生成沉淀,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 ICl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 Fe3+OH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 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元素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甲同学在连接好仪器后,加入药品之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首先关闭_____,将导管伸入烧杯液面以下,再_____,如果C中______,则说明________

(2)要证明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在A中加________溶液,B中加____溶液,C中加________溶液,将观察到C中__________的现象.但老师认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三者非金属性强弱,请用文字叙述理由_______

(3)为避免上述问题,应在B、C之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____(选填下列字母:A.浓盐酸 B.浓NaOH溶液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改进后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Ⅱ.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图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

(1)请写出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A中棉花颜色变_______,则说明非金属性Cl>Br;向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

(3)丙同学利用此实验证明卤素单质氧化性:Cl2>Br2>I2,你认为合理吗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和氨气之间的反应情况。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制取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干燥的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通常用来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收集制备得到的氨气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B处虚线框内选择可能合适的装置以及相应的试剂名称______填序号。

A.球形干燥管装碱石灰 B.洗气瓶装浓硫酸

C.球形干燥管装氧化钙 D.球形干燥管装氢氧化钠

(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若有1molNH3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题组设计实验检验生铁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Ⅰ.设计如下方案,检验气体产物中的CO2、SO2H2O。

(1)干燥管BM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待生铁与浓硫酸反应完毕后,检验烧瓶中的溶液含有Fe3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Ⅱ.该课题组同学认为生铁与浓硫酸反应可能有氢气生成。为了验证这一猜想,选择下列仪器和药品并结合上述装置,重新设计实验

(5)根据实验设计的简约性原则,气流从左至右,仪器排序为______________

(6)能证明有氢气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的铂丝,每次用毕后都要

A.用水多洗几次

B.先用稀盐酸洗,再用水洗

C.用稀盐酸洗,再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什么颜色为止

D.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铂丝发红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I)利用反应CuSO4+Fe===Cu+FeSO4可设计为原电池。

(1)负极材料是________(写名称),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SO42-________极移动。

(II)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

(4)如果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使其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总理论数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经过10 min后,生成10 mol 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6)一定条件下,当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

c.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d.N2和H2的浓度相等

e.生成1 mol N2的同时,消耗2 mol NH3 f.生成3 mol H2的同时,生成2 mol 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填偏大”“

”“无影响)。

4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地做一次这样的实验需要测定_____次温度。

5三次平行操作测得的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之差(t2t1)分别为①2.3 2.4 2.9 ℃,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度差的平均值为________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18J/(g·℃),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别为ρ1ρ2用量均为VmL,混合前溶液的平均温度为t1,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为t2,则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_ kJ/mol(请写出简化的代数式,否则不给分)。

6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一定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

B.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

C.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常见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苯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油脂的皂化反应

C.丙醛在镍的催化下与氢气反应D.甲苯制备TNT(三硝基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