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利用反应NO2(g)+SO2(g)SO3(g)+NO(g)+QQ>0)可处理NO2SO2等大气污染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完成下列填空。

(1)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

(2)若将NO2(g)S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下列说法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b.NO2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c.每消耗1mol SO2的同时生成1mol SO3 d.体系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t min内,SO2的物质的量下降了a mol,则这段时间内v(NO)=_______(用相关字母表示并注明单位)。

(4)请写出两种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措施:_________

(5)亚硫酸溶液久置,pH会变小,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

(6)SO2持续通入NaOH溶液中,溶液中SO32-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

【答案】SO2+4价的S ab mol/(L·min) 通入NO2、移走NOSO3、降低温度、通入O2等(任写两种) 2H2SO3 +O2=2H2SO4 SO2OH-反应生成SO32-,因此SO32-浓度增大;继续通入SO2时,SO2SO32-反应生成HSO32-,导致SO32-浓度减小

【解析】

(1)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

(2)平衡标志是用同一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成分浓度保持不变;

(3)同一反应,不同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且v=

(4)可结合影响平衡的因素分析,通过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SO2的转化率;

(5)亚硫酸具有较强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硫酸为强酸,由此分析放置亚硫酸pH变小的原因;

(6)SO2溶于NaOH溶液生成Na2SO3,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SO32-增大,当NaOH完全反应后,继续通入SO2Na2SO3会与SO2反应生成NaHSO3,溶液中SO32-浓度降低。

(1)反应NO2(g)+SO2(g)SO3(g)+NO(g)S元素化合价从反应前SO2+4升高为SO3+6,被氧化;根据平衡常数的含义可知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a.平衡混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的气体,其它气体均无色,若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NO2浓度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在反应过程中NO2NO的体积之比为变量,则当NO2NO的体积之比保持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

c.每消耗1mol SO2的同时生成1mol SO3,说明反应正向进行,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气体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体系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b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t min内,SO2的物质的量下降了a mol,则这段时间内v(SO2)=mol/(L·min)

(4)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通入NO2、移或通入O2、走NOSO3、降低温度均能促进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提高SO2的转化率目的;

(5)亚硫酸为弱酸,但其还原性较强,易被空气中氧化氧化,发生2H2SO3+O2=2H2SO4,生成的硫酸为强酸,强酸完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可使溶液酸性增强,使pH减小;

(6)NaOH溶液中不断通SO2,开始时SO2OH-反应生成SO32-,使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当通入SO2过量时,H2OSO2SO32-反应生成HSO3-,导致SO32-浓度又逐渐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是构成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一切物质的原材料

Ⅰ.1869年,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

Ni=Co=59

H=1

Cu=63.4

Ag=108

Hg=200

Be=9.4

Mg=24

Zn=65.2

Cd=112

B=11

Al=27.4

?=68

Ur=116

Au=198?

C=12

Si=28

?=70

Sn=118

N=14

P=31

As=75

Sb=122

Bi=210?

O=16

S=32

Se=79.4

Te=128?

F=19

Cl=35.5

Br=80

I=127

Li=7

Na=23

K=39

Rb=85.4

Cs=133

Tl=204

Ca=40

Pb=207

1)门捷列夫将已有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排序,同一___(填横行纵列)元素性质相似。

2)结合表中信息,猜想第5列方框中“Te=128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___

Ⅱ.XYZW是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X

Y

Z

W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__W的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有___种,原子轨道数为___

2)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用分子式表示)。

3)科学家们认为存在含氢量最高的化合物XH5,预测其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气体,所得水溶液呈弱碱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XH5是离子化合物,它的电子式为___

4)工业上将干燥的W单质通入熔融的Z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Z2W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写出Z2W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250mL0.10mol·L1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 碘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1)实验(一) 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________ 仪器 B________

2)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 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 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 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二) 中操作Z的名称是________

3)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编号

实验

现象

A

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块钠

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B

在酒精灯上加热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

铝箔变软,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C

FeCl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黑色粉末变为红褐色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12H16O3

B.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等反应

C.Ni作催化剂的条件下,1molX最多只能与1molH2加成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A装置Cu和浓硝酸制取NO B. 图B装置实验室制备Cl2

C. 图C装置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 图D装置实验室分离C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_,现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化合物A制备一种医药合成中间体G和可降解环保塑料PHB的合成路线如下:

己知: (-R1、-R2、-R3均为烃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和③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分别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和Na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______种。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后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6)写出用B为起始原料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

他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述合成路线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