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⑴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⑶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在下约300Km的古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 NH4BF4含有_____________mol配位键。
【答案】1s22s22p1 b、c 平面三角形 层状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sp3 高温、高压 2
【解析】
B位于第2周期Ⅲ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1,形成的六方相氮化硼,每一个B与3个N原子相连,每1个N原子与3个B原子相连,形成平面六边形结构,向平面发展成层状结构.六方相氮化硼,不含π键,只含σ键,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B原子的电子全部成键,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不导电.立方相氮化硼每个B原子与4个N原子相连,每个N与4个B原子相连,构成正四面体,向空间发展形成网状结构.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由于六方相氮化硼比立方相氮化硼稳定,立方相氮化硼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在下约300Km的古地壳中被发现,说明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高温高压.根据配位键理论,NH4BF4有1个N-H和一个B-F属于配位键。
(1)基态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分别位于1s、2s、2p能级,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1,故答案为:1s22s22p1;
(2)a.立方相氮化硼N原子和B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单键,N和B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所以该化合物中含有σ键,不存在π键,故错误;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力小,导致其质地软,故正确;
c.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所以N原子和B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正确;
d.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不存在分子,为原子晶体,故错误;
故选bc;
(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单键,且B原子不存在孤电子对,所以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该物质的层状结构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不导电,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层状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和四个N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所以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在地壳内部,离地面越深,其压强越大、温度越高,根据题干知,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高温高压,故答案为:sp3;高温高压;
(5)一个NH4BF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则1mol NH4BF4含有2mol配位键,故答案为: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聚酰亚胺是重要的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纳米、液晶、激光等领域。某聚酰亚胺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i、
ii、
iii、CH3COOH+CH3COOH(R代表烃基)
(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②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I的分子式为C9H12O2N2,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5)K是D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组峰,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6)1 mol M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4 mol CO2,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7)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的步骤如下:
(1)在烧瓶中装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的NaOH、5 mL H2O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煤化工产品合成高分子材料I的路线如下:
已知:(1)B、C、D都能发生银镜反应,G的结构简式为
(2)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空由A制得B可以经过三步反应,第一步的反应试剂及条件为/光照,第二步是水解反应,则第三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反应。
(4)③的试剂与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请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④羟基不与苯环直接相连
(6)由乙醇为原料可以合成有机化工原料1-丁醇(),写出其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合成路线需用的表示方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X2 (g)+2Y2 (g)Z(g)的反应,X2、Y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2mol/L、0.3mol/L、0.3mol/L,当反应达到其最大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的是( )
A.c(Z) ═0.45mol/LB.c(X2) ═0.3mol/L
C.c(X2) ═0.5mol/LD.c(Y2) ═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0.4molX气体和0.6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 nZ(g)+6W(g)。2min末已生成0.3mol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试计算
(1)前2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2)2min末时Y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_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① R-NO2 R-NH2;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为原料制备某些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A 转化为B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的所有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C 转化为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B 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Fe2+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Ⅰ
物质 | 0 min | 1min | 1h | 5h |
FeSO4 | 淡黄色 | 桔红色 | 红色 | 深红色 |
(NH4)2Fe(SO4)2 | 几乎无色 | 淡黄色 | 黄色 | 桔红色 |
(1)上述(NH4)2Fe(SO4)2溶液pH小于FeSO4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溶液的稳定性:FeSO4_______(NH4)2Fe(SO4)2(填“>”或“<”) 。
(2)甲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NH4)2Fe(SO4)2溶液中的NH4+保护了Fe2+,因为NH4+具有还原性。进行实验Ⅱ,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
操作 | 现象 |
取_______,加_______,观察。 | 与实验Ⅰ中(NH4)2Fe(SO4)2溶液现象相同。 |
(3)乙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Ⅲ:分别配制0.80 mol·L-1 pH为1、2、3、4的FeSO4溶液,观察,发现pH=1的FeSO4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pH越大,FeSO4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
资料显示: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 4Fe2++O2+10H2O 4Fe(OH)3+8H+
由实验III,乙同学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2+的氧化机理。测定同浓度FeSO4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Fe2+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Fe2+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