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I、某学生用0.200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用待测液润洗过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甲基橙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
(2)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_____中。(从图中选填“甲”或“乙”)
(3)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填编号)
A.滴定终点时,有一滴标准液悬挂在滴定管尖嘴处
B.观察计数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C.锥形瓶先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液体时,释放液体前滴定管前端有气泡,之后消失
E.滴定时振荡锥形瓶有溶液飞溅出去
F.配制标准NaOH溶液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
II、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CuCl22H2O)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方案:
称取1.0 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 2.38 g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他与Ag+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Cl-即被全部沉淀。然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 mol·L-1的K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以测定样品的纯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6)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则会使n(Cl-)的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8)若到达滴定终点时,用去KSCN标准溶液20.00mL,求此样品的纯度__________。
【答案】 ①④ 乙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由红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ABF 由黄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或者只说出现血红色,半分钟内不变色也可以) 偏高 85.5%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和滴定。
(1)①还要用NaOH溶液润洗滴定管;④锥形瓶不可用待测液润洗,故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①④。
(2)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乙中。
(3)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5)A.造成标准NaOH溶液体积数值增大,引起实验结果偏大;B.观察计数时,滴定前俯视,始读数变小,滴定后仰视终读数变大,标准NaOH溶液数值增大,引起实验结果偏大;C.实验结果不受影响;D.消耗标准NaOH溶液减少,引起实验结果偏小;E.消耗标准NaOH溶液减少,引起实验结果偏小;F.标准NaOH溶液浓度偏小,消耗标准NaOH溶液增多,引起实验结果偏大。故选ABF。
II、(6)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由黄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或者只说出现血红色,半分钟内不变色也可以)。
(7)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则会使n(Cl-)的测定结果偏高。
(8)2.38gAgNO3的物质的量为0.014mol,形成氯化银的Ag+的物质的量为:0.014mol-0.2mol·L-1×20.00mL=0.01mol,此样品的纯度为(0.005mol×171g/mol)/1.0g=85.5%。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下列实验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Cl2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
C.装置③中X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D.装置④中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技日报》报道:一定频率范围的无线电波可以减弱水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点火后氢原子就能持续燃烧。上述中“结合力”的实质是
A.非极性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由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B. [H+]、[OH–]均为5.0×10–7mol·L–1的溶液
C. 等物质的量的强酸与强碱反应得到的溶液
D. 将pH=9的烧碱溶液稀释100倍所得到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左边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B. F、Cl、Br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C. Na、Mg、A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D. NaOH、KOH、Mg(OH)2的碱性依次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用试剂 | 方法 |
A | 甲烷(乙烯)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B | 乙醇(水) | 生石灰 | 分液 |
C | 乙醇(乙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分液 |
D | 乙酸乙酯(乙酸)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分液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实验.
已知: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
(1)写出提取流程中①③实验操作的名称:① , ③ .
(2)四氯化碳是无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
(3)从F中得到碘单质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