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I.已知:反应

4HCl(g)+O2(g) 2Cl2(g)+2H2O(g) ΔH = —115.6 kJ/mol

H2(g) + Cl2(g) = 2HCl(g) ΔH = —184 kJ/mol

H2O(g) = H2O(l) ΔH = —44 kJ/mol

写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II.实施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 ,它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A(g) + 3B(g)2C(g) + D(s) ΔH,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K

300

400

500

K/(mol·L-1)2

4×106

8×107

K1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判断该反应的ΔH 0(填“>”或“<”)

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3v(B)(正)=2v(C)(逆) B.A和B的转化率相等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已知N2 (g)+ 3H2(g)2NH3(g) △H<0

①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始终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 及固体催化剂。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起始的80%,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保持①中的温度和容积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NH3的物质的量,若反应达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与①中的相同,那么: 若a= 0.5,c= 3,则b= ,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 反应方向进行。

③保持①中的温度和容积不变,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平衡后容器内N2的转化率大于①中的是 。(填序号)

A.4molNH3 B.1.5molN2、7.5molH2和1molNH3

C.1molN2、5molH2和2molNH3 D.1molN2、6molH2和2molNH3

(4)以天然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为原料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假设装置中盛装100.0 mL 3.0 mol·L-1 KOH溶液,放电时参与反应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0 mL。放电完毕后,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是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答案】Ⅰ H2(g) + 1/2O2(g)= H2O(l) ΔH= —285.8 kJ/mol

Ⅱ (1)C(S)+H2O(g) H2(g) + CO(g)

(2) ① > ② CD

(3) 25% 0.01mol/(Lmin) 3.5

(4)①CH4-8e+10OH= CO32-+7H2O ②c(K)>c(HCO3)>c(CO32-)>c(OH)>c(H)

【解析】

试题分析:Ⅰ、(1)①4HCl(g)+O2(g)2Cl2(g)+2H2O(g) ΔH = —115.6 kJ/mol、②H2(g) + Cl2(g) = 2HCl(g) ΔH = —184 kJ/mol、③ H2O(g) = H2O(l) ΔH = —44 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①÷2+②+③得到-115.6÷2-184-44=-285.8kJ/mol,则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 1/2O2(g)= H2O(l) ΔH= —285.8 kJ/mol。
Ⅱ、(1)平衡表达式为:K=c(H2)c(CO)/c(H2O) ,生成物为CO、H2,反应物含有H2O,三者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1、1,根据元素守恒,另一反应物为固体C,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H2O(g) H2(g) + CO(g);

(2)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温度升高,K值增大,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ΔH>0。

②根据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2v(B)(正)=3v(C)(逆),A项错误;A和B的转化率相等与反应平衡与否无关,只要最初按系数比加入A和B,A和B的转化率就相同,B项错误;此反应A(g) + 3B(g) 2C(g) + D(s)是一个气体系数发生变化的反应,则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或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均可使此反应达到平衡,C、D正确;答案选CD。

(3)①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始终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 及固体催化剂。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起始的80%,根据三段式解答:

N2 (g)+ 3H2(g)2NH3(g) △H<0

起始物质的量(mol) 2 8 0

变化物质的量(mol) n 3n 2n

平衡物质的量(mol) 2-n 8-3n 2n 2-n+8-3n+2n=10×0.8,解答n=1

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8×100%=25%,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10L×10min)= 0.01mol/(Lmin)。

②保持①中的温度和容积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NH3的物质的量,若反应达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与①中的相同,说明此时建立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根据等效平衡建立的规律,将3mol氨气全部反应成氮气和氢气,生成1.5mol氮气和4.5mol氢气,b=8-4.5=3.5,根据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氢气为5mol可知,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③A.4molNH3相当于2mol氮气和6mol氢气混合,也相当于在氮气2mol、氢气8mol的基础上减少氢气的物质的量,平衡逆向移动,氮气的平衡转化率减小;B.1.5molN2、7.5molH2和1molNH3相当于2mol氮气和9mol氢气,也相当于在2mol氮气、8mol氢气的基础上增加1mol氢气,氮气的转化率增大;C.1molN2、5molH2和2molNH3相当于2mol氮气、8mol氢气,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氮气的转化率不变;D.1molN2、6molH2和2molNH3相当于2mol氮气和9mol氢气,也相当于在2mol氮气、8mol氢气的基础上增加1mol氢气,氮气的转化率增大;答案选BD。

(4)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甲烷在负极放电生成碳酸根离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 CO32-+7H2O;

②参与反应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0mL,物质的量为8.96L/22.4L/mol =0.4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二氧化碳为(0.4mol×4 )/8 =0.2mol,n(NaOH)=0.1L×3.0molL-1=0.3mol,n(NaOH):n(CO2)=0.3mol:0.2mol=3:2,介于1:1与2:1之间,生成碳酸钾、碳酸氢钾,令碳酸钾、碳酸氢钾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x+y=0.2,2x+y=0.3,解得x=0.1,y=0.1,溶液中碳酸根水解,碳酸氢根的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c(OH-)>c(H+),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c(HCO3-)>c(CO32-),钾离子浓度最大,水解程度不大,碳酸根浓度远大于氢氧根离子,c(K+)>c(HCO3-)>c(CO32-)>c(OH-)>c(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反应
过程

化学方程式

焓变△H
kJ/mol

正反应活化能Ea
kJ/mol

甲烷
氧化[

CH4g)+2O2g)=CO2g)+2H2Og

8026

1256

CH4g)+O2g)=CO2g)+2H2g

3220

1725

蒸汽
重整

CH4g)+H2Og)=COg)+3H2g

2062

2401

CH4g)+2H2Og)=CO2g)+4H2g

1650

2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COg)+H2Og)=CO2g)+H2g)的H= kJ/mol

2)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 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反应CH4g)+H2OgCOg)+3H2gKP的表达式为 ;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不变)。

4)从能量角度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

5)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H2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

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65%/span>CO的物质的量分数<1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

A600℃0.9Mpa B700℃0.9Mpa C800℃1.5Mpa D1000℃1.5MPa

画出600℃01Mpa条件下,系统中H2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计时)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6)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最终导致H2物质的量分数降低,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__

2)该反应是由 开始的。(正反应逆反应正逆反应同时。)

3)该反应第 ______ 分钟到达平衡状态。

4)反应开始至3 min,气体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其中反应②的条件是“700 ℃,催化剂”)G是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BH是空气的主要成分,ACE均是常见气体,D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流方向为ba

B催化剂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酸性增强

C催化剂a表面的反应是:SO2+2H2O-2e-=SO42-+4H+

D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8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1L0.1molL-1CH3COONa溶液中不断通入HCl气体。CH3COOCH3COOH 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假设HCl完全吸收且不考虑CH3COOH挥发及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

B.在M点时,nH+-nOH0.05-a mol

C.随着HCl的加入,不断减小

D.当nHCl=0.1mol时,cCl>cCH3CO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DEF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B D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F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ABDEF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 工业制备F单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 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下表:

物质

组成和结构信息

a

含有A的二元离子化合物

b

DE构成,且原子数之比为1:1

c

化学组成EDF

d

只存在一种类型作用力且可导电的单质晶体

a的化学式 b的化学键类型

c的一种作用 d的晶体类型

4) 由ABD元素组成的两种二元化合物形成一类新能源物质。其中一种化合物分子通过 键构成具有空腔的固体;另一种化合物分子进入该空腔,形成可燃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五种元素,A的一种同位素可用于考古中测定生物的死亡年代; B与A同周期,s能级电子数比p能级电子数多;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与B同主族;E的原子序数为29。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中D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2)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填“高于”“低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 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3)BC3-立体构型为 ,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 (写化学式)。

(4)EC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E2C,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因 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E晶体的堆积方式为 (填序号)

简单立方堆积 体心立方堆积

六方最密堆积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5)硼与D可形成一种耐磨材料F,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如右图),可由硼的三溴化物和D的三溴化物于高温下在氢气的氛围中合成。写出合成F的化学方程式: 。F的晶胞边长为a pm,则该晶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g·cm-3 (用含a、NA的式子表示,不必化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工与技术--选作】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 Sn相对原子质量为119

回答下列问题:

1锡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0,与碳元素属于同一主族,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操作Ⅰ是

3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4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 + 2HCl=SnCl2 + 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6FeCl2 + K2Cr2O7 + 14HCl =6FeCl3 + 2KCl + 2CrCl3 +7H2O取1.226 g 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 mol/L K2Cr2O7溶液32.0 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