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图Ⅰ是NO2(g)CO(g)CO2(g)NO(g)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X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Ⅱ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O2(g)1 mol CO(g)反应放出234kJ热量

B.X表示温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CO2的物质的量浓度

C.X表示CO的起始浓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NO2的转化率

D.X表示反应时间,则Y表示的可能是混合气体的密度

【答案】B

【解析】

A.反应的焓变△H=E1E2=134kJ/mol368kJ/mol=234kJ/mol,又1molNO2(g)1molCO(g)不可能完全反应到底,所以放出小于234kJ热量,故A错误;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化学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碳浓度减小,故B正确;

C.两种反应物的化学平衡,增加一种非固体物质的物质的量,会提高另一种转化率,故C错误;

D.气体形成的平衡体系中气体质量不变,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结构片段的高聚物,其单体是苯酚和甲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的数据:

温度

25

水的离子积

a

试回答以下问题

(1),则a______1×10-14填“<”“>”或“=)

(2)250C时,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mol/L,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______

(3)温度下测得某溶液,该溶液显______将此温度下NaOH溶液aL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则ab______

(4)某同学用0.1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0.1 mol·L1HCl溶液和0.1 mol·L1CH3COOH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滴定曲线,请回答有关问题:

0.1 mol·L1NaOH溶液滴定0.1 mol·L1CH3COOH溶液的曲线是______(1”2”)曲线。

a________

(5)某同学用0.1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选用_______作指示剂,若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扁桃酸是唯一具有脂溶性的果酸,在医药工业可用于头孢羟唑、血管扩张药环扁桃酸酯、滴眼药羟苄唑、匹莫林等的中间体,也可作防腐剂。实验室用如下原理制备:

合成扁桃酸的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状态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扁桃酸

无色透明晶体

119

300

易溶于热水、乙醚和异丙醇

乙醚

无色透明液体

-116.3

34.6

溶于低碳醇、苯、氯仿,微溶于水

苯甲醛

无色液体

-26

179

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混溶

氯仿

无色液体

-63.5

61.3

易溶于醇、醚、苯、不溶于水

实验步骤:

步骤一:向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加入0.1mol(l0.1mL)苯甲醛、0.2mol(约16mL)氯仿,慢慢滴入含19g氢氧化钠的溶液,维持温度在5560℃,搅拌并继续反应1h,当反应液的pH接近中性时可停止反应。

步骤二:将反应液用200mL水稀释,每次用20mL乙醚萃取两次,合并醚层,待回收。

步骤三:水相用50%的硫酸酸化至pH23后,再每次用40mL乙醚分两次萃取,合并萃取液并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蒸出乙醚,得粗产品约11.5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步骤一中合适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二中用乙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三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扁桃酸在高端化学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以扁桃酸与正丁醇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可合成手性拆分剂扁桃酸正丁酯,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常压下,将NH3缓慢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考虑氨水的挥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中增大

B.由图可知(NH4)2CO3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

C.c点所示溶液中,c(NH4+)>c(CO32-)>c(OH-)>c(H+)

D.d点所示溶液中,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 NaHS溶液:c(H+)c(Na+)=c(S2-)c(HS-)c(OH-)

B.0.1mol/L Na2CO3溶液:c(H2CO3)c(HCO3-)c(CO32-)=0.2 mol/L

C.浓度均为0.1 mol/L NH4Cl NH4Al(SO4)2 NH4HCO3三种溶液,其中c(NH4+):②>①>③

D.pH=11NaOH溶液与pH =3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侯氏制碱应先通NH3再通CO2

C.在第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③④的目的是进行溴的富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H1。现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H2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图1:温度分别为300℃ 、500℃的密闭容器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图2:温度分别为Tl~T5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甲醇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H1>0,且K1>K2

B. 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加压

C. 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8molCO, 0.6molH2,0.2molCH3OH,平衡正向移动

D. 5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1molCH3OH,重新平衡后,H2浓度和百分含量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气体之间的反应有其独特的优点,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1molCO2mol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α)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B点条件下,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

A.H2的消耗速率是CH3OH生成速率的2

B. 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CO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2CO(g)+2H2(g)CH3OH(g)__(填低温高温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3)化学平衡常数K(B)K(C)K(D)的大小关系是:_

4)计算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__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P1P2P3表示)。

5)已知NH3(g)+NOx(g)+O2(g)N2(g)+H2O(g)(未配平),为研究NH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反应条件,某科研小组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平衡时的脱硝率与氨氮比的关系[其中NH3/NO2表示氨氮比,O2%表示氧气含量]

①图2中,最佳氨氮比为2.0,理由是__

②请在图3中,用实线画出不使用催化剂情况下(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图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