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氮的单质及一些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N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N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N与同一周期中左右相邻的两种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该电离能大小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发现,N2O5固体由NO2+和NO3-两种离子组成,该固体中N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与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4)含氮的某些配体可与Co3+配位,请判断Co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__区(填s、p、d、ds或f),试写出该Co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3+的一种配离子[Co(N3)(NH3)5]2+中,Co3+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已知配体N3-与CO2为等电子体,判断N3-的空间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的电负性大于Cl,NCl3能与水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反应得到两种高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H、C、N、O四种元素共同组成的四原子分子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请写出其中两种满足稳定结构的链状异构体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 哑铃状(或纺锤形) 氮>氧>碳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增大,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强,第一电离能总趋势逐渐变大;而N原子核外电子具有半满构型,比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反常变大 sp、sp3 CO2、N3-、CS2、SiO2、SCN-等 d [Ar]3d74s2或1s22s22p63s23p63d74s2 6 直线形 NCl3 + H2O = NH3↑+ HClO (符号↑不作要求) 略 略
【解析】分析:本题是物质结构的综合题型,涉及很多知识点,正确解决此题必需掌握:(1)核外有多少电子,就有多少种运动状态,电子所在的能层越高,能量越大;(2)在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向右电离能逐渐增大,s2和p3轨道处于全满和半满状态,第一电离能比后一种元素大,所以N﹥O;(3)等电子体是:原子个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空间构型相同,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也相同,所以NO2+与CO2是等电子体,是sp杂化,NO3-是sp2杂化;(4)Co的核电荷数是27,其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74s2,属于d区元素;配离子[Co(N3)(NH3)5]2+中, N3-和NH3是配体,所以Co3+的配位数为6;(5)NCl3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Cl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NCl3 + H2O = NH3↑+ HClO,(6)C、H、O、N可以形成的含4个原子的化合物有:HCNO和HOCN,其电子式:和
。
详解:(1)氮元素是7号元素,核外电子有7个,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由于有三种能级,故原子核外共有3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氮原子核外电子云有的伸展方向:s是球形的只有一种,P轨道有3种,共有3伸展方向。由于同一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自旋方向不同,故共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是2p轨道,p轨道的形状为哑铃状(或纺锤形),所以正确答案:7;哑铃状(或纺锤形);
(2)N与同一周期中左右相邻的两种元素原子分别是C和O,N、O、C三种元素是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多,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增强,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N、O、C三种元素中由于N原子的2p轨道是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反常,比同周期的氧元素要大,所以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氮>氧>碳,正确答案:氮>氧>碳;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增大,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强,第一电离能总趋势逐渐变大;而N原子核外电子具有半满构型,比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反常变大;
(3)NO2+(硝酰阳离子)价电子对是2对,与CO2是等电子体,几何构型是呈直线型,阳离子中氮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NO3-(硝酸根离子)价电子对数是3对,阴离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所以 氮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等电子体是:原子个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NO2+原子个数是3,价电子总数是16个,与其等电子体的微粒有:CO2、N3-、CS2、SCN-等,正确答案:sp;sp2;CO2、N3-、CS2、SCN-等;
(4)Co的核电荷数是27,Co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74s2,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族,属于d区元素;Co3+的一种配离子[Co(N3)(NH3)5]2+中,根据配合物的理论,N3-和NH3是配体,所以Co3+的配位数为6;配体N3-与CO2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是相同的,CO2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所以N3-的空间立体构型为:直线形;正确答案:d; [Ar]3d74s2或1s22s22p63s23p63d74s2; 6;直线形 ;
(5)已 知N的 电 负 性 大 于 Cl , NCl3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Cl元素化合价为+1价,NCl3能与 水发生 剧 烈的水解 反 应,反应得到NH3和HClO,反应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Cl3 + H2O = NH3↑+ HClO,正确答案:NCl3 + H2O = NH3↑+ HClO;
(6)根据C、N、O、H的价键理论,C、H、O、N可以形成的含4个原子的化合物有:HCNO和HOCN,其电子式:和
,正确答案:
、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题)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无色溶液100mL,其中可能含Fe3+、Al3+、Na+、Mg2+、Cu2+、NH4+、K+、CO32-、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焰色反应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验③中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
(2)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若溶液中K+物质的量为0.04 mol,则c(Na+)=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① | ② | ③中现象 | 结论 | 装置图 |
A | 浓硝酸 | Cu | 淀粉-KI溶液变蓝 | NO2为氧化性气体 | |
B | 稀硫酸 | Na2SO3 | 品红溶液褪色 | Na2SO3未变质 | |
C | 浓盐酸 | MnO2 | FeBr2溶液变为黄色 | 氧化性:Cl2>Br2 | |
D | 浓氨水 | NaOH |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NH3为碱性气体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混合物X可能是由Na2SiO3、Fe、Na2CO3、 BaCl2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所加试剂均过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体A一定是混合气体
B. 沉淀A一定是H2SiO3
C. 白色沉淀B在空气中逐渐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D. 该固体混合物一定含有Fe、Na2CO3、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O2 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得到的电子数一定为 4NA
B. 1mol Fe 和足量稀硫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是 3NA
C. 0.4mol·L-1Na2SO4 溶液中,所含 Na+和SO42- 总数为 1.2NA
D. 标准状况下,23g Na 所占的体积一定小于 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铝粉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B. 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不同
C.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冶炼铝
D. 三氧化二铝是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