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乙。(大于、等于、小于)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填曲线代码);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4)由图3知,30℃时,将20g甲固体溶于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答案】甲 等于 N 30℃时,甲、乙两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相等 37.5%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①图1中,甲中还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甲一定为饱和溶液;
②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固体全部溶解,所以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甲等于乙;
③根据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可知,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N;P点表示的含义是:3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由图3知,3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 ,将20g甲固体溶于20g水,形成饱和溶液,还有溶质末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g/(60g+100g)×100%= 37.5%.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和食盐水可制得重要化工产品。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时,________极区附近溶液pH变大。
(3)和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________极,得到的气体产品是________,检验方法及现象为_______________,检验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一段时间后,取阴极区溶液作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B.滴加氯化镁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C.加入石灰石,有气泡产生
D.先加足量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于
(5)电解一段时间后,欲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体积,可往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字母)
A.NaCl固体 B.NaCl溶液 C.HCl气体 D.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如下反应:mX(g)nY(g) ΔH=Q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小
B. m>n
C. Q<0
D. 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0.6mol·L-1 H2C2O4溶液 | H2O | 0.2mol·L-1 KMnO4溶液 | 3mol·L-1稀硫酸 | ||
1 | 3.0 | 2.0 | 3.0 | 2.0 | 4.0 |
2 | 3.0 | 3.0 | 2.0 | 2.0 | 5.2 |
3 | 3.0 | 4.0 | 1.0 | 2.0 | 6. 4 |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 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图1 | 图2 |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完表中空白。
实验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0.6mol·L-1 H2C2O4溶液 | H2O | 0.2mol·L-1 KMnO4溶液 | 3mol·L-1稀硫酸 |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 ||
4 | 3.0 | 2.0 | 3.0 | 2.0 | _____________ | t |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时,X、Y、Z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B. 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平衡时,降低温度可以实现c到d的转化
D. 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X平衡转化率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3B(g) 2C(g),下列叙述一定是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2υ(B)正=3υ(C)逆;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C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⑥用A、B、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的状态;⑦A、B、C的浓度彼此相等;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③④⑤ B. ①④⑤⑦ C. ④⑤⑥⑧ D. ③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两种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 若A、B都是弱酸,则6>a>2
D. 当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1)实验室灼烧海藻,需要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试管 b.烧杯 c.坩埚 d.泥三角 e.铁三脚架 f.酒精灯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4)小组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在下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______色;他们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 ,若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二氯代物有________种;Y是X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写出Y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等物质的量聚合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下所示:
(1)乙醇和乙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B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① 、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