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下列关于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 Y 相连

B.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 lmole,理论上左室电解液质量减轻12 g

C.放电时,Li由左向右移动

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1- xFePO4 +xLi ++xe=LiFePO4

【答案】B

【解析】

放电时,左边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Mg-2e-=Mg2+,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电解质溶液中锂离子透过锂离子交换膜移向正极;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相连,阳极上LiFePO4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与负极相连,结合电子转移进行计算解答。

A. 左边镁失电子、为负极,右边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即X为负极接线柱、Y为正极接线柱,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电池正极相连,负极与电池负极相连,故A正确;

B. 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e,左室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但右侧将有1molLi+移向左室,所以溶液质量减轻127=5g,故B错误;

C.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锂离子透过锂离子交换膜移向正极,即放电时,Li+由左向右移动,故C正确;

D. 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几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所示晶胞从左到右分别表示的物质是

A. 碘、铜、氯化钠、金刚石 B. 氯化钠、金刚石、碘、铜

C. 氯化钠、铜、碘、金刚石 D. 铜、氯化钠碘、金刚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研究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现象认识物质变化的情况。请分析以下一组有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中出现胶状沉淀的原因:___

2)Ⅱ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__,此现象说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Ⅲ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__

4)滴加试剂顺序的变化,会影响溶液中的现象和发生的反应,请继续分析以下实验。

①探究加酸时Fe(NO3)2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

1.0mL0.1mol/LFe(NO3)2溶液中__,溶液立即变血红,说明溶液中含Fe3+,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

②推测溶液中产生Fe3+的可能原因有两种:

a.酸性条件下,0.1mol/LFe(NO3)2溶液中的Fe2+NO3-氧化;

b.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5 °C时,MOHKb=10-7。该温度下,在20.00 mL0.1 mol· L-1 MCl溶液中滴入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4B.V1=10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P>QD.Q点溶液中c(Na+)<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有机物 a( )b( ) c( )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 互为同系物

B.C 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b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的结构还有 7 种(不含立体异构)

D.a 易溶于水,b c 均能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用过量铁块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采取下列措施:①将铁块换为等质量的铁粉;②加入少量溶液;③加入少量固体;④加入少量水;⑤加热⑥将稀硫酸换为的硫酸,其中可提高的生成速率的措施有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种形状酷似一条小狗的有机物,化学家 Tim Rickard 将其取名为“doggycene”,有关 doggycene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B.“doggycene”可以使溴水褪色

C.该物质常温下为气态

D.1mol 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水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备及收集乙烯

B. 石油分馏

C. 实验室制硝基苯

D. 实验室制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醛在木材加工、医药等方面有重要用途。甲醇直接脱氢是工业上合成甲醛的新方法,制备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CH3OH(g) HCHO(g)+H2(g) H1=+85.2kJ·mol1

反应II:CH3OH(g)+1/2O2(1)HCHO(g)+H2O(g) H2

反应III:H2(g)+1/2O2(g)H2O(g) H3=-241.8kJ·mol1

副反应:

反应IV:CH3OH(g)+O2(g)CO(g)+2H2O(g) H4=-393.0kJ·mol1

(1)计算反应的反应热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0K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3OH(g)HCHO(g)+H2(g),若起始压强为P0,达到平衡转化率为α,则平衡时的总压强P=___________(用含P0α的式子表示);当P0=101kPa,测得α=50.0%,计算反应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忽略其它反应)。

(3)Na2CO3是甲醇脱氢制甲醛的催化剂,有研究指出,催化反应的部分机理如下:

历程i:CH3OH→H+·CH2OH

历程ⅱ:·CH2OH→·H+HCHO

历程ⅲ:·CH2OH→3·H+CO

历程iv:·H+·H→H2

下图表示一定条件下温度对碳酸钠催化脱氢性能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平衡角度解析550℃-650℃甲醇生成甲醛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

②反应历程i的活化能___________(“>、“<”“=”)CH3OH(g)HCHO(g)+H2(g)活化能。

650℃~750℃,反应历程ii的速率___________(“>”、“<”“=”)反应历程的速率。

(4)吹脱是处理甲醛废水的一种工艺,吹脱速率可用方程v=0.0423c(mg·L1·h1)表示(其中c为甲醛浓度),下表为常温下甲醛的浓度随吹脱时间变化数据。

浓度(mg/L)

10000

8000

4000

2000

1000

吹脱时间(h)

0

7

23

39

55

则当甲醛浓度为2000mg/L时,其吹脱速率v=___________ mg·L1·h1,分析上表数据,起始浓度为10000mg/L,当甲醛浓度降为5000mg/L,吹脱时间为___________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