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将物质的量相等的A、B混合加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气)+B(气) xC(气)+2D(气)。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 mol·(L·min)-1。回答下列问题:

(1)x值是____________

(2)用B表示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3)反应开始前加入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

【答案】 2 0.05 mol·(L·min)-1 3 mol、3 mol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三段式计算

解析设开始加入A、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 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 mol·(L·min)-1, 5 min末C的浓度是 0.1 mol·(L·min)-1×5=0.5 mol·L-1

则(0.5a-0.75):( 0.5a-0.25)=3:5

A=3

根据系数比等于变化量比, ,x=2; 0.05 mol·(L·min)-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所得甲胺(CH3NH2)的性质与氨相似,CH3NH2·H2O也是一元弱碱,25℃时电离常Kb=4.0×10-5。现用0.0500mol/L的稀硫酸滴定10mL 0.1000mol/L的甲胺溶液,溶液中c(OH-)的负对数(pOH)与所加稀硫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NH2·H2O=CH3NH3++OH-

B. A、B、C三点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B>C>A

C. C点所在溶液中=2.5×10-5

D. B点溶液中存在c(CH3NH2·H2O)>c(CH3NH3+)>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c>d>b B. 电负性:a>b>d>c

C. 原子序数:a>d>b>c D.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向10 mL0.1 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 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 c(H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利用NaH2PO2为原料,通过四室电渗析法制备,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ef均为只允许阳离子(或阴离子)通过的离子交换膜,分别称为阳膜(或阴膜),下列说法描述错误的是

A. 阳极室反应为:2H2O-4e-=O2↑+4H+

B. ab,ef均为阳膜,cd为阴膜

C. 若将稀H2SO4改为H3PO2,撤去ab膜,产品中总混有杂质的原因是:H3PO2在阳极放电而被氧化生成H3PO4

D. 通电后产品室中的H+离子向原料室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R的氧化物含有离子键 B.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

C. M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D. 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2)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______

(3)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选填字母)。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4)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欲制备碳酸氢钠,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第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请回答:

①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②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第二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进行实验(其它装置未画出)。

④为提高二氧化碳在此反应液中被吸收的程度,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气体,再从b管通入_____ 气体。

⑤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选填字母)。

A.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

(5)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用简要的文字和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描述):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将不同浓度的二元弱酸H2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设计反应后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0.1

B.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C.将实验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后,c(A2-)/c(HA)变大

D.实验所得溶液:c(Na)=c(A2-)+c(HA)+c(H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不完整的元素周期表。A~H八种元素的位置已确定,完成下列各题。

A

B

C

D

E

F

G

H

(1)用实线画出元素周期表的上边界。用阴影表示出非金属元素。(请用黑色水笔书写)__________

(2)用一个置换反应证明F和G的非金属性强弱:(书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已知A和C能形成含有18个电子的化合物,其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和C也能形成CA5的离子化合物,请书写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5)H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6)判断B的氢化物和E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低:BHm_____________EH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C的氢化物极易溶于D的氢化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