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a和b分别可以是
| 干燥气体a | 液体b |
A | NO2 | 水 |
B | C12 | 饱和食盐水 |
C | NH3 | 水 |
D | CO2 | 4 mol·L—1NaOH溶液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已知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其中Y为气体,G溶液呈黄色,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2)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含4 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一定量。假设D完全反应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则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A、B、C、D、E为五种元素的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其中只有E为金属元素,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按B、D、C、A、E顺序依次增大,D、C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在一定条件下,B分别和A、C、D化合生成甲、乙、丙,乙、丙每个分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C和D化合可得丁。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
(2)戊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用途 (只写一种)。
(3)写出实验室制取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A与足量的丙发生反应生成单质D,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足量E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配制庚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下图表示某些化工生产的流程(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略去)
(1)反应Ⅰ需在500℃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
(2)G转化为H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空气,其原因是 。
(3)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 。
(4)工业上,向析出K的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后可析出副产品。通入氨气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增大NH+4的浓度,使J更多地析出
b.使K更多地析出
c.使K转化为M,提高析出的J的纯度
(5)写出上述流程所涉及的化学工业的名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不能得到纯净物的是
A.向漂白粉浊液中通入过量CO2 |
B.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中加入盐酸 |
C.向含1mol Ca(HCO3)2的溶液中加入1mol Na2O2 |
D.向含1 mol 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2 mol Ba(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B.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 |
C.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 |
D.豆科作物的根瘤菌对空气中氮的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实验现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品红溶液中分别通入SO2和Cl2,品红均褪色 |
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 |
C.溴水分别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
D.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CuCl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正确的是( )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A | NH3 | 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
B | Cl2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
C | C2H2 | 溴水 | 溶液褪色 | C2H2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
D | X | KI淀粉溶液 | 溶液变蓝 | X可能是Cl2或N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