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对下列平衡体系,改变条件后平衡不会正方向移动的是 ( )

A.C(s)+CO22CO(加入木炭)B.Ca(OH)2Ca2++2OH-(加入HCl)

C.H2SH++HS-(加入NaOH)D.3NO2+H2O(l)2HNO3(l)+NO(增大压强)

【答案】A

【解析】

A.木炭为固体反应物,加入木炭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故A符合题意;

B.加入HCl电离出的H+OHˉ反应,OH-浓度减小,使平衡正向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NaOH电离出的OH-H+反应,H+浓度减小,使平衡正向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少,所以增大压强会使平衡正向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

C. 3中,点3的反应速率V>V

D. 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两种金属混合物3.4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H22.24L(标况下),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A. 铜和铁 B. 镁和铝 C. 锌和铝 D. 锌和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SO2气体和 SO3气体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 密度比为 4:5 B. 物质的量之比为 4:5

C. 体积比为 1:1 D. 原子数之比为 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H+、Cl、HCO3
B.K+、Fe3+、NO3、SO42
C.Ca2+、H+、C1、OH
D.Na+、Ba2+、CO3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试剂:铁粉、锌粉、0.1 mol·L1 FeCl3溶液、0.1 mol·L1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探究Fe2+、Fe3+的氧化性、还原性,并利用实验结论解决一些问题。

①用所给试剂写出体现Fe2+具有还原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列表格。

探究内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探究Fe3+具有氧化性

取少量0.1 mol·L1 FeCl3溶液,往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

加入铁粉后,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________

③该兴趣小组为说明“Fe2+具有氧化性”,提出了向FeCl2溶液中加入锌粉,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Fe3+、Mn2+、H+、H2O和一种未知离子X,已知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X离子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 mol·L1的盐酸140 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与通入的0.56 L氯气(标准状况)反应,使Fe2+全部转化为Fe3+,则此氧化物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 (a)、 (b)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的一氯代物分别有5种和3(不考虑立体异构)

B. a、b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a、b均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N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

B. 常温下2.7 g铝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0.1 N AOH-

C. 0.1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0.1 N A

D. 11.2 L Cl2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H2(g) + I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H2,同时生成2a mol HI

B.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C. H2、I2、H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D.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